第一百一十三章 學員,基本盤(第2/2頁)

實際上這套書冊非常的簡陋,如果拿到現代社會中來,簡直就是一套比少年科普讀物還要簡陋的玩意兒,但在這個時空中,卻意義非凡。

在壽州的政務學堂第一期培訓中,他就嘗試著用自己編撰的這一套書冊來演練,向來自淮南諸州的新任官員和一些自己刻意培養的教員們灌輸這些東西,至於說效果如何,他也不確定。

很多東西這個時候的人無法理解,或者難以接受,江烽更多的是像填鴨式的灌輸,讓他們在心中形成一個理念印象,或者說播下一粒種子。

至於說這粒種子會不會發芽開花結果,什麽時候發芽開花結果,那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如果說壽州那邊的政務學堂培訓第一期還只是一個粗淺的嘗試,當時他連書冊都未能編好,那麽這一次在徐州舉辦的政務學堂培訓,那就算得上是一次精心準備的實驗了。

書頁面上用隸書印著兩個字——政論,這是這一期培訓的一門課程,書冊不過十來頁,卻是花費了江烽相當大的心血。

作為一個歷史系的高材生,怎麽來讓這個時代的人,或者說這個時代的候補官員們來明白了解為什麽做官,做官的目的和意義,怎麽來做好官,非常費心思。

光宗耀祖,自我實現,升官發財,志同道合,這些理念都免不了貫穿於其中,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應該是主旋律,當然也少不了士大夫與王共天下的一些歪理邪說在其中。

這一冊《政論》乃是江烽最核心的東西,雖然最薄,但是卻最重要,而這一門課程也會由他來親授。

挪開這一冊《政論》,擺在第二位的是《治策》。

這其實就是教授這些後補官吏們如何來管治地方了,確定目標,實施方法,考核評估,人才選拔和使用,監督和獎懲……林林總總,江烽提出了不少現代的觀點,然後被政事廳一幫從事們驚為天人,然並卵,還得要用這個時代的理念和方略來進行包裝粉飾,加以灌輸,但能夠保留一些基本的方略,已經讓江烽非常滿意了。

在江烽看來,如果能夠將《治策》這一冊中的精義持之以恒的貫徹下去,地方上的管理水準毫無疑問會有一個很大提升。

這對於遭到嚴重破壞的淮北和兗鄆沂三州來說,意義尤為重大,反倒是淮南那邊,遭遇的抵制和阻力會大得多。

這也是他為什麽如此重視淮北和兗鄆沂諸州的一個重要原因,淮南也許是自己現在的根基,但是未來,淮北和兗鄆沂才會是自己最重要的基本盤。

《勸農和水利》、《賦稅之策》、《術數之道》、《工商業與運輸的價值和意義》、《法與律》、《歷史地理》、《術法和科學的基本原理》這八本書冊,加上《政論》和《治策》,就構成了政務學堂第一期(正式班)的必學科目,另外還有《建築與規劃》、《季節與氣候》兩門選學科目,這兩門選學科目的考試成績將不會影響到畢業,但卻會列入考功司的档案中作為參考,有這一條,也沒有人敢輕忽這兩門課程。

所有學員將會在未來九個月時間裏學習完這九門課程,並在畢業考試中取得合格成績,才能正式成為一名實習官員,實習期滿,獲得上司和同僚的認可,放才能真正擔任一名淮右(武寧)的正式官員。

說實話,在江烽看來,任何自己原時空中一名中學生,甚至是初中生,可能都對這九門課程中絕大部分內容嗤之以鼻,因為太簡單了,當然在具體的內容上,涉及到許多具體實務,就不是中學生能理解的了。

江烽相信如果培訓班的學員們,這些被各地或推薦或選拔出來進入這個首期政務學堂的學員們,都能稱得上是菁華,在為期一年學習實踐過程中,只要能認真學習領悟,一年後就基本上能成為一個半合格的官員,至於說要完全成熟到合格甚至優秀,這就有待於他們在未來的崗位上自我發揮和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