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技術(第2/2頁)

“三個月?是不是太快了一些?”羅真皺起眉頭,“你有大用?就算是試驗成功,建起一兩個爐子,但是要真正鋪開來,起碼也得一兩年時間吧?建一個爐子都得要耗費不少,而且看樣子你肯定不知建十個八個那麽簡單,那得要多少錢銀?另外現在人手都是熟手,幹一個兩個還行,但如果你要建上幾十個,那所需要的熟手數量太大,根本沒有那麽多,生手弄不好就得要出事兒……”

羅真所說的江烽自然都明白,他也沒有指望三五個月就能把徐州建成一個大型的冶煉基地,他需要的是一兩座能夠成功煉出合格鐵水的爐子,讓粟特商人見識見識,讓他們對下一步的投入放心,願意把更多的錢銀投入到自己身上。

三大胡商,只要成功的把波斯胡商和粟特商人捆綁在自己的戰車上,那麽自己未來的征伐道路就會要平坦許多,他們清楚一旦自己失敗,也許他們的投入就會打水漂。

江烽甚至還在琢磨,有朝一日拿下揚州,那麽以大食胡商為主的海商群體,將會是自己另外一個可以拉進來的“夥伴”。

海商的實力並不比粟特商人遜色多少,尤其是在揚州、泉州、廣州這些地方,更是壓倒一切。

只不過現在他還沒有這份力量罷了。

“三個月,我只要求建成一兩個示範性的爐子,能讓大家深刻感受到這種變革姓的突破。”江烽一字一句的道:“這一點必須做到。”

“噢,某明白了,你這個是要用這個來哄人上鉤啊。”羅真立時明白了自己這個兒時玩伴的想法,這也是一個套路了。

“哄人上鉤這話有些難聽了,難道你們搞出來的煉鐵爐子是假的?和以前的冶鐵爐是不是在產量上和質量上都飛躍性的提高?如果這是真的,是不是意味著巨大的利益?”江烽哂笑,“這些都是真的,何談哄人上鉤?只不過是吸引有眼光者來提前投資罷了。”

羅真也懶得理睬江烽的解釋,他也沒心思來過問這個,他有自己關心的事情。

“行了,沒人管你怎麽去哄人,鄧龜年回澮州和我商議過了,他覺得淮右道藏所目前已經不太適合目前淮右的局面了,他覺得可以將道藏所設立在壽州或者徐州,具體看你的意見,徐泗海三州的術法道藏人才雖然比不上淮南,但是畢竟這三州之地人口眾多,其中已有不少隱居鄉間的人才,所以龜年兄希望能夠借重徐州的條件來吸引更多的人才,他現在已經安排了幾撥人分別在徐州和泗州訪賢尋才,估計道藏所材官所的人員還會迎來一個大增加,先和你說一說。”

對於道藏所和材官所這方面的要求,江烽是從來沒有打過回票的,他很清楚在己方底蘊和實力與其他強藩還有差距時,他必須要在這些方面想辦法彌補起來,所以鄧龜年的這方面要求,他幾乎都是無條件的滿足。

當然道藏所和材官所也沒有讓他失望,他提出的這些想法,都能有一個讓人比較滿意的結果。

“我看就定在徐州吧,澮州可以作為一個分支基地使用,徐州這邊溝通中原河北,而中原和河朔、平盧那邊對術法一道不太重視,正好可以讓我們的道藏所吸引人才。”江烽很肯定的表明了態度。

“那行,另外你提出的馬車改良,材官所那邊也有一些新的突破,估計再有一段時間就能出來,主要還是一些材料的加工上很費工,還有就是如何擴大規模生產,讓大家都能用得起,嗯,如你所說的推廣,這才是關鍵。”羅真又忍不住絮絮叨叨:“還有,小靜一直在澮州,嗯,你就沒打算回去?或者你也該把他們接過來了,另外,許寧你怎麽打算的?你不娶親,也不怕耽擱人家?這樣一直把人家丟在澮州,好像也說不過去吧?我沒別的意思,就是提醒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