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粟特商人(第2/2頁)

“唔,對此我十分肯定,不過可能諸位已經知曉,河東與大梁已經處於戰爭狀態了。”江烽點點頭,提醒道。

這個時候還要打大梁戰馬的主意,就有些危險了。

“郡公無須擔心,我們粟特人的貨源渠道遍及北方,不瞞郡公,我們在獲知郡公有意購入大批良馬時,就已經和吐谷渾人的白首領聯系上了,他們願意向我們出售一批馬匹。”

康國英是這批粟特人首領之一,並不懼怕暴露自己的貨源渠道,因為他知道淮右(武寧)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精力去打通這樣一條相當復雜的渠道。

江烽微微頜首。

粟特人打通了吐谷渾人的渠道很正常,就像波斯胡商也已經打通了北方契丹人和靺鞨人的渠道一樣,在巨大的利益刺激下,誰都會為之努力,而同樣在巨大的利益刺激下,誰也無法拒絕。

土谷渾人和淮右(武寧)沒有太大的牽扯瓜葛,當然不會拒絕售賣,就算是有矛盾,看在利益的份上,也一樣。

同樣,契丹人雖然已經顯露出了要南下的跡象,但是這秋季一來,牧民們都需要宰殺牲口,避免冬季裏草料不夠牲口掉膘,售賣馬匹也是他們的一大收入,最起碼現在淮右(武寧)還與契丹人的勢力隔著河朔三鎮和平盧軍,還遠談不上有多麽大的敵意,這筆生意同樣也不是契丹人能拒絕的。

唯一稍微麻煩的就是運輸通道,原來是需要通過河朔三鎮和平盧軍或者大梁。

不過現在局面已經有了一些變化,那就是朱茂占領了濟州,也就是說只要粟特商人能通過河朔,在跨越河水就能將馬匹運到濟州,從濟州南下就能經過鄆州進入淮右(武寧)地盤了,無需再經過大梁或者平盧軍地盤,消息靈通的粟特商人應該早就把這些情況搞明白了。

“那好,這筆生意我希望能讓我們雙方建立起更緊密的關系,更堅實的信任。”江烽淩厲的目光在三個粟特商人首領的臉上一掠,“一萬二千匹戰馬,我希望八千匹能夠在三個月內送到宿城,剩下四千匹再給你們兩個月時間,同樣送抵宿城,我們在宿城接貨。”

三個粟特商人面面相覷,怎麽這位郡公大人朝令夕改啊?不是說好八千匹戰馬麽?怎麽一下子就加了五成,而且三個月內都要送到宿城?

加量沒問題,粟特人有這個本事吃下這筆生意,送到宿城也沒有問題,濟州那邊正需要支持,能搞定,但是這一萬二千匹戰馬,總價就漲了一半,這怎麽算?

“郡公……”曹姓粟特商人忍不住硬著頭皮道。

“我知道你們的意思,原來談的是八千匹嘛,只不過現在提前了一些,要求八千匹三個月內備齊,我相信你們粟特人能做到,是不是?”看到粟特商人點頭,“至於另外四千匹,我希望你們先行準備,三個月後你們把這八千匹戰馬送到的時候,我會讓你們看一樣東西,屆時,你們再決定是否將剩余四千匹戰馬送給我們淮右。”

送給淮右?!有沒有搞錯?這位彭城郡公莫不是發燒昏了頭?還是想要硬吃強要?

不,如果這位郡公真要這樣,也沒有必要在尚未落實協議的時候就說這種話,而且他們和這位彭城郡公打過幾次交道,知道這位彭城郡公對信義諾言的看重程度甚至比他們粟特商人還要執著。

以壽州窯為例,無論如何也不肯同意廢除與波斯胡商所簽協議,這反而讓這幫粟特商人心裏大定,這說明這位彭城郡公是一個有原則的人,而這恰恰是現在許多藩閥最缺乏的東西。

粟特商人打交道的人形形色色,上至王公貴族乃至皇室,下至尋常匹夫百姓,乃至域外野人,但之所以能縱橫萬裏,無往而不至,就是靠的信譽,而他們在接觸交道這麽多人中,真正能稱得上有信譽者屈指可數,許多都是一副強梁嘴臉,哪怕你被迫與其做生意,但是也很難與其做超出生意以外的事務,不過這位新晉的彭城郡公卻顛覆了他們的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