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術法,科學,改良,革新(第2/2頁)

無聞堂的情報顯示,契丹人的冶鐵業發展之所以如此之快,主要就是得益於從滄州那邊偷盜技術,甚至采取綁架、收買的方式將滄州的冶鐵工匠藝人強行擄掠到平州、薊州,所以現在平州和薊州的冶鐵業發展很快,這從契丹人現在身上披戴的盔甲和所用的武器就能看得出來。

相比之下,徐州這邊的冶鐵業反倒是因為頻繁的戰亂和時酆安於現狀,使得徐州的冶鐵業沒有長足的發展。

這一仗打下來,基本上算是把之前的所有積累給打沒了。

壽州的糧食積蓄幾乎被消耗一空,哪怕從納辛和卡裏姆那裏貸得了大量錢銀用於收購糧食,這一進一出賺了不少,但是對於這一場戰事來說,仍然是不敷使用,好在還有一個能支應的出產大戶——壽州窯。

但就算是這樣,這一場戰事打下來,淮右也玩不轉了,這也是陳蔚給江烽下的最後通牒,再打下去,那就只有破產了。

現在拿下了徐州和泗州,只能說是勉力維系,但如果想要圖謀兗州,以及已經納入的沂州,這就又要投入不少,起碼為了確保這兩州的民眾不至於大規模向南逃難,就還不得不在壽州、澮州和廬州、濠州甚至還要到和州和滁州去收購糧食北運,否則結果就會和朱茂一樣。

打仗就是打錢,古今一樣。

雖說通過淮南糧倉和壽州窯這兩大法寶贏得了納辛和卡裏姆這幫波斯胡商的信任,才得以這正把這場對吳楊和徐州的戰事維持下來,但江烽清楚,面對兗州和沂州的泰寧軍整編,以及要維系兗州和沂州未來一年的生計,那麽光靠波斯胡商已經不行了,這會是一個海量的錢糧需求。

所以要解決這個錢銀需求的問題,必須要尋求其他的來源。

江烽深知淮右的根基太過薄弱,別說與大梁和大晉相比,就算是與南陽、潭嶽甚至現在的李吳相比,都還遜色不少,自己現在看起來很強壯,但實際上就是一句話形容頭重腳輕根底淺,稍有不慎就會翻船。

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一個穩定的財力基礎。

之前用澮壽二州作為糧倉的這一美好願景加上壽州窯這一實打實的搖錢樹博得了波斯胡商的信任,再加上淮右軍對廬濠二州的勝利,所以渡過了這個難關,但當下的形勢,不允許淮右停步,而淮右還想繼續快步前進,那就需要更多的財力支持。

誰能為淮右下一步提供這個支持?

波斯胡商不太可能了,那還有誰?

除了粟特商人,似乎別無他人。

但粟特商人勢力雖大,卻更為謹慎,若是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很難讓其為淮右提供錢銀支持。

哪怕是自己拿下了徐州,但也不足以讓他們敞開錢袋子,除非自己馬上奪回海州,將海州鹽利交給他們,但這樣一來只怕又要立即引起海州鹽戶和鹽商們的強烈反對了。

唯一可行的路子就是在冶鐵業上。

徐州有煤有鐵,但是冶鐵業至今仍然是采取傳統的木炭冶鐵,不但產量低、效率差,而且規模也受到限制,煤炭冶鐵在這個時代也不是什麽高新技術,但卻讓鐵的質量無法保證,關鍵的變革手段就是把煤炭變為焦炭,讓焦炭來冶鐵,這就是革新技術的飛躍。

江烽在此之前就和鄧龜年交流過,重點就是要通過火性術法的在煉焦上的運用,大規模的煉焦技術以獲取大量焦炭,再用焦炭來進行冶鐵,以期大幅度提升徐州的鋼鐵產量和質量,然後利用鋼鐵這一優勢產品,來進行武器、盔甲、農具等各種物資的改良提升,進而形成一個巨大的產業鏈條,為淮右獲得更多的資金。

這個計劃看上去應該是可行的,但是其中仍然有不少具體問題,尤其是在通過道藏所術法師們在火性術法上的創造性變革來運用於煉焦上,已達到整個產業鏈條的連環變革,最終實現革新創造,達到生產力的提升,這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