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落幕(第2/2頁)

淮右進入徐州不是秘密,符離都被淮右那下,還有盧啟明和俞明真的態度都直接影響到這些泰寧軍的將領,可以說整個淮北乃至兗鄆,現在的糧食都來自於淮右,淮右成了真正的救世主,沒有糧食,再是氣節孤高的軍隊也熬不下去。

在敲定了三軍的歸屬問題之後,三軍就在臨沂進行整編,按照侯晨的想法,是要講駐留新泰的兩軍也加入進來,這樣可以獲得五千余人的殘兵,至於說如何整合重編,就要看觀察使府的態度,既可以直接整編為兩軍,也可以適當加以擴編為三軍,這要由江烽來決定。

不過無論如何,當得到侯晨關於他們身份地位以及這些士卒們的糧草輜重補給的保證之後,這幫泰寧軍將士也都松了一口大氣,這種有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實在是太難熬了,再這樣下去,不需要誰來攻打他們,他們自己都要分道揚鑣,要麽落草為寇,要麽就是在荒野中潰散掉。

到新泰與泰寧左軍第一軍、第六軍的收編談判也進行得相當順利,兩軍現在僅有兩千人不到,而且在侯晨看來,這兩軍幾乎和乞討軍沒有什麽兩樣了。

戰馬只剩下十余匹,要知道這兩軍本來都是各有一個騎營的。

對於侯晨提出的要對兩軍進行整編,具體整編的規模要由淮右觀察處置使來決定這一態度兩軍大將也沒有太大的意見,畢竟只剩下兩千人不到,甚至連一個軍都湊不足,哪怕軍官體系尚存,但要恢復過來,也需要時日,更需要錢糧支持。

……

七月初二晚上,江烽率領第一軍、第十軍先行挺進徐州,而此時龐元的梁軍正與盧啟明的感化軍鏖戰正酣,而同樣莊永勝所部兩軍也與尚雲溪的趙煜部,尚雲溪與梅況、秦漢兩軍的戰事仍然處於焦灼狀態,城中大火四起,大批士民為了躲避戰火,都紛紛避出城外。

在獲知江烽入城後,無論是尚雲溪還是龐元,亦或是淮右軍這邊的盧啟明、梅況,甚至連時酆都松了一口大氣,這場意義不大的戰爭終於可以告一段落了。

龐元是早就不想打了,但是達到這個份上,他不敢輕易停下,否則他難以向汴京崇政院那邊交代,尚雲溪同樣不敢罷手,不可能在龐元那邊戰事猶酣的情況下,自己這邊卻悄無聲息了,那他就真的成了裏外不是人了,所以在沒有決定性的大人物來到之前,這場莫名其妙的戰事不能停止。

現在江烽終於入城了,而李鶴也從汴京正日夜兼程的趕往徐州,他是走的水路,從老雎水走古汴河,據說已經過了孟渚澤。

江烽的入城標志這徐州戰事正式落幕,雖然之前大家都已經意識到了徐州落入淮右手中是無可逆轉之局,但是只要江烽未到,大家就覺得這徐州就還不是淮右的徐州,但是江烽進了城,那麽大家就該收手,以口舌來爭取各自的利益了。

看著逐漸熄滅的大火和煙塵,江烽也是默然不語。

他沒想到自己就這麽緩來幾日,徐州城裏竟然就變成這樣,幾乎要把狗腦子都給打出來了,而且交戰雙方還是盧啟明和龐元的梁軍。

盧啟明四個軍有一個軍被打殘,僅存一個營,而另外一個軍也只剩下三軍,同樣梁軍也損失不小,有兩個軍的損失都超過千人。

淮右軍這邊與尚雲溪部的對決也一樣不差,莊永勝的兩個軍只剩下不足兩千人,損失慘重,他的軍隊與尚雲溪的精銳之間的差距就頓時顯現出來了;梅況和秦漢與尚雲溪的對決倒還算差強人意,誰也沒占到多少便宜,當然這也和大家有意無意的默契有一定關系。

不過在江烽看來,這些本來都是可以避免的,大局已定,大家為了爭出一個風頭而大打出手,的確有些荒唐,但是站在主帥角度,他卻不能說什麽,捍衛淮右軍的軍威,義不容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