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著眼(第2/2頁)

尤其是對當下時局的判斷,對人心的把握,對時弊的分析和對策,完全不是他這個年齡階段能夠達到的水平,比起那些浸淫此道幾十年的老牌藩閥亦然不遑多讓,甚至猶有過之。

“這一戰將是咱們淮右軍的成名之戰,只要我們能守住符離,徐州之戰我們就算是勝利了一半,而奪下徐州,我們淮右就可以和大梁、大晉比肩了!”

田春來話語裏充滿了感慨唏噓。

一年多時間,從默默無聞的壽州一將走上了這個大舞台,現在竟然有機會參與到徐州爭雄這一場大戰中來,這對於每一個武將來說都是無上的榮光。

尤其是想到拿下徐州,泗海二州當不戰而下,淮右將立時成為橫跨淮水的大藩閥,坐擁八州之地,已然與當年楊行密時代吳國不遑多讓了,而他們這些人都將成為從龍之臣。

現在唯一讓他們這些臣下感到憂慮的是君上的婚姻和後嗣的問題,或者說最為迫切的是後嗣的問題。

按照當下這個時代的情形,像江烽這種二十好幾的男性早已經有了子女,但江烽至今仍然沒有子嗣,這對於一個藩閥來說是極其嚴重的問題。

哪怕江烽已經是小天位高手,而且進境仍然很快,但是誰也無法確定在未來的征戰中會遭遇什麽,有一個甚至幾個男性子嗣,尤其是能夠早一些有,甚至在江烽未來還處於壯年期是就能夠成年,這才是維系一家藩閥穩定延續的關鍵。

似乎是想到了同一個問題,梅況和田春來交換了一下眼色,田春來舔了舔嘴唇:“君上好像對婚姻不是很在意,除了已納的二妾,至今也未有動靜,前些時日陳大人和崔大人也都有些著急,希望能夠早一點解決君上的子嗣問題,崔大人曾與我說過,如果梅家或者田家有合適的嫡女,亦可考慮。”

梅況猶豫了一下,這無疑是文官體系或者說是澮州系的一個松口了。

在此之前,無論是澮州本土系還是大梁系,都是堅決不允許壽州三姓的女子成為君上侍妾,在他們看來一旦壽州三姓的女子入侍為妾,產下子嗣,勢必極大的提升壽州系的影響力。

在他們看來,江烽已經對壽州系相當優遇了。

梅況、田春來、鄭弘、鄭居、鄭漸,還有現在正在大道學堂中進行培訓的九名梅田兩家子弟,一旦培訓完畢,有四人就可能會出任兩個州的參軍以及縣令,還有五人也會進入諸州擔任從事一類的吏員。

壽州三姓作為大姓的人才積累優勢已經開始展現出來,哪怕是陳蔚所在的陳姓都完全無法和壽州三姓相比,這種優勢將會隨著淮右控制地盤的擴大以及時間推移更顯現出來。

“崔大人這麽說,那陳大人呢?”梅況思索了一下。

在這一點上,崔尚和陳蔚不是一條戰線上的。

陳蔚背後有澮州陳氏,代表著光澮二州的本土士族勢力,而崔尚雖然出生五姓七望中的崔家,但實際上他卻是庶出旁支,早已沒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然算是寒門庶族了,崔尚自然沒有那麽多顧忌,只要能產下子嗣,那對於穩定軍心來說,無疑是最為迫切的,至於說母親出自哪家,反而沒有那麽多講究。

“陳大人沒有明言,但是估計也是受到了一些壓力,難以抵擋了。”田春來笑了笑。

梅況點頭,這也很正常,各自代表著各自的體系和利益,豈能輕易退讓妥協?

“這事兒恐怕也得等到徐州戰事之後才能明了,春來,這對我們壽州三姓來說固然是好事,但是也一樣風險,一旦,呃,我說一旦我們梅田兩家女子真的率先產下子嗣,那所有壓力都會集中在我們身上,而且未來君上的正妻會怎麽想?如果君上正妻產下了子嗣,那又該如何?這裏邊水可深啊。”

梅況的話讓田春來冷汗涔涔。

這一個問題他可沒有考慮到,梅況卻早已經想到了,江烽的正妻未來肯定會是名門望族,甚至可能是皇族,若是梅田二姓女子生下男性子嗣,其對嫡出男性子嗣會不會有威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