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進步(第2/2頁)

退一萬步說,鄭居覺得哪怕真的一時間無法拿下徐州,但泗州卻是絕對可以拿下的,這對於建立起一個橫跨淮水兩岸的王國來說極具誘惑力。

“所以啊,我們這些老人就只能一路小跑才能跟得上君上的步伐啊。”陳蔚喟然道:“原來在固始覺得自己也許就這麽過一輩子了,但這三年,幾乎每年都要顛覆我自己的認知,陳氏一族的子弟中優秀者現在都排隊等待著進大道學堂,四珍,你們鄭家也不能落後啊,據我所知,勛公已經將其幾個子侄都送到了大道學堂學習了。”

鄭居知道這是陳蔚的示好和提醒。

大道學堂乃是江烽手創,最開始只是進行短期的吏員培訓以及當初軍中陣亡父輩而無人照看的子弟學校,但是隨著淮右地盤的急速擴大,納入淮右體系的各地士紳也是倍增,短期的吏員培訓逐漸開始向系統性的官吏學習培養轉化。

從最初的三個月,到現在的半年,一年,甚至已經開始開設兩年期的學習培訓班,聘請的教習也是越來越龐雜。

除了傳統的《禮記》、《春秋左氏傳》、《尚書》、《荀子》、《呂氏春秋》外,也包括《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前後漢書》、《南史》、《北史》、《老子》、《莊子》、《列子》等,但更為重要的則是聘請來地方各級老吏們專門來傳授庶務經驗以及各種可能遭遇到地方上猾吏劣紳們在政務中可能出的陰招陷阱。

連陳蔚都不得不佩服江烽在這上邊的創意,居然會想到聘請那些因為年老體衰甚至是因為犯事免官的吏員們來總結經驗,為這些即將登上舞台的新晉官吏們授課,而這種經驗都是千百年來各地官吏們自行摸索總結出來的各種陰暗,而如何應針對性的應對和解決這些問題,雖說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甚至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起碼可以讓這些新晉官吏們少犯許多錯誤,少踩許多陷阱。

“謝謝陳公的提醒,某也已經安排族中子侄到學堂報名,已經有三人列入計劃,下一期就會入學。”鄭居含笑解釋道。

“唔,那就好。”陳蔚看了鄭居一眼。

沒想到鄭家也還是考慮到前面了,看來壽州三姓都還是相當敏銳的。

相比之下反倒是澮州的黃、譚等姓手腳慢了,這幫眼光短淺的鄉巴佬,真的是只顧眼前利益,沒有長遠打算。

現在淮右勢力如日中天,一旦拿下徐州,可以說淮右立馬就成為中土之地可以和大梁、河東比肩的超級藩閥,或許在軍事實力上還不如大梁和河東,但是若是完成了整合,其經濟實力絕對可以成為諸藩之冠,至於說軍事實力,只要有經濟實力作為後盾,這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當然,要不受幹擾的完成整合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北方的河朔和平盧,西面的大梁和蔡州,南面還有李吳,這些閥族恐怕都不會眼睜睜的看著淮右實力的膨脹,總會想方設法的制造麻煩和障礙來阻撓幹擾淮右順利發展,這也是一個長期的此消彼長過程。

現在還不提早謀局,日後想要在淮右體系中占一個位置就沒有那麽簡單了。

這一次吞並了廬濠二州,濠州的士紳很快就要轉向過來,倒是廬州楊氏這些士紳恐怕腦袋瓜子要轉過彎來還要些時間,這恰恰是機遇,要等到廬州的這些士紳都開始徹底轉向淮右時,恐怕競爭就會激烈了,到那個時候,還有徐州泗州海州的士紳也會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那就得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對了,陳公,道藏所改良的雙輪板車的使用測試報告都已經出來了,他們認為可以推廣到日常民間使用中去了,這比起尋常的牛車馬車效率高不少,尤其是在速度上可以提升不少。”鄭居想起什麽似的:“而且據道藏所那邊反饋,他們正在改良四輪駕車,尤其是馬車和驢車,估計會有一個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