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錐處囊中(第2/2頁)

略作沉吟之後,楊勛本欲開口,卻看到自己身畔躍躍欲試的長子,心中一動,“大郎,不如你來替為父回答君上這個問題。君上,可否?”

楊勛有二子,均是嫡出,當初楊勛本欲在騎墻觀察一下,或者想等到局面明朗時才表明態度,就是在長子楊固和次子楊魯的強烈建議下才提前向江烽遞交了降表。

拿楊固的話來說,淮右坐大之勢已不可擋,江烽雄才偉略,必成大器,此時不投,蓋等何時?

雖然將這個問題交給自己長子來回答有些不合禮儀,但楊勛卻知道江烽恐怕並不介意如此。

自己年事已高,精力也已經有些不濟,尤其是在經歷了李昪伐楊,淮右東進這一場大事之後,殫精竭慮的楊勛真的覺得自己老了,亦有想要將自己兩個兒子推上前台的想法。

而且兩個嫡子都對江烽極為看好,言語間也是十分敬服,如若江烽親自主導淮右北伐徐州,正好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他相信江烽也看得出來,所以才冒昧行此舉。

“有何不可?久聞勛公有二子皆為人中龍鳳,某正好可聞濠州翹楚人物的想法啊。”江烽大笑道。

楊勛也忍不住苦笑,自己這個長子倒也當得起人中龍鳳,但次子卻真的是不好說。

“君上當謀徐泗!”聽得江烽發話,站在父親身旁的男子抱拳一禮:“徐泗乃王霸之基,更甚於壽廬!”

“哦?”江烽上下打量著這個三十出頭的男子,論模樣倒也只是尋常,但這番話卻是氣勢不凡,“願聞其詳。”

“若是君上只想為淮南霸主,有壽廬在手,足矣;但若是君上欲待圖謀中原,徐州不可不得!”男子言簡意賅,直抒己見。

“嗯,那大郎以為某當如何取徐泗呢?”江烽含笑問道。

“此乃君上行軍司馬之責,某不敢妄言。”男子眼眶深凹,眉峰濃黑,甚是靈動機敏,“不過,某以為君上要取徐州,須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符離,否則必至戰局綿延。”

“哦?”江烽心念急轉,沒想到這濠州中亦有人傑,居然能看出取符離的重要性,“大郎何以如此認為?”

“取徐州關鍵不在徐州本身,而在於西面的蔡州,時酆乃冢中枯骨,不足掛齒,其麾下諸將貌合心離,各自為政,若是能疾奪符離,便可威懾亳州袁軍,使其不敢輕易出兵徐州,屆時,君上亦可拉攏分化淮北諸將,某以為淮北諸將中亦有識時務者,至於時酆,君上亦可效仿吳王,送入長安安頓,想必亦能接受。”

這一番話出來,讓江烽和旁邊的張挺都大為驚奇,不簡單呐,能條理清楚的分析出這裏邊門道,楊勛有此子,可安享晚年了,只是不知道此子具體操作執行如何。

“大郎可有取符離良策?”張挺也按耐不住,沉聲問道。

符離乃是徐州南大門,處於昔日宿州所在北面不足三十裏地處,位於雎水南岸,宿州撤州,符離地位更是凸顯。

“實無良策。”男子坦然道:“但某以為君上既有去徐泗之心,只怕也有提前布局,某無所知,固無良策。”

江烽哈哈大笑,這小子倒是有些意思,心思機敏,思路開闊,看來也是個可造之材,倒是可以收入囊中一用。

“勛公,某欲辟大郎來吾府上擔任參謀,勛公意下如何?”江烽點點頭,笑著道。

楊勛也是大喜,長子能得江烽如此看重,直入防禦守捉使府擔任從事,日後前途不可限量,他哪能不允?

“呵呵,君上看重犬子,某固所願矣,不敢請耳。”楊勛喜滋滋的道。

“錐處囊中,其末立見啊。勛公生了兩個好兒子啊。”江烽不無感慨的道:“某此戰征伐徐泗,仰仗勛公甚多,某之大軍很快就會上來,煩請勛公多有安排。”

“敢不從命。”楊勛也正色道。

這是正事,不容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