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定謀(第2/2頁)

這裏水道縱橫,湖沼眾多,交通發達,工商業繁盛,可以為自己日後爭霸中原提供雄厚的糧食和錢銀基礎,尤其是糧食這一在這個時代關乎命運的命脈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只要有足夠的糧食,江烽就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兵源,哪怕遭受那麽一兩次重創,他也有本錢卷土重來。

現在這一步已經走穩,他相信短時間內,無論是蟻賊還是李昪方面,都不可能來挑釁自己,最起碼在他們之間分出勝負之前不會,現在的壽州、廬州和濠州乃至光、澮二州本土,將會迎來一個平穩的發展期,也就是說,未來一段時間,淮右的戰事都將會在這五州之外,不會波及到本土,這可以讓這五州安安心心的打造成為支撐起淮右軍的後方基地。

現在,就該是圖謀徐州的時候了。

“君上,若是能拿下徐州,我們便可在未來的中原之戰中立於不敗之地了。”楊堪思索了半晌,方才幽幽道:“君上讓莊永勝北上,怕也是在為此布局吧?”

“七郎,你覺得不覺得我們走這一步太快了一些?”江烽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反問道。

“先走,比晚走好。”楊堪搖頭,“或許時家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虛弱,有些龐然大物看似威猛,但只要戳破其表面,你會發現它其實根本不堪一擊了,我覺得淮北就是這樣一個徒有其表的龐然大物,這從他們在潁州的表現就能看得出來,尚雲流枉自還是小天位強者,一兩萬人馬,竟然被蔡州軍打得落花流水,其表現甚至連莊永勝都不如,這讓人情何以堪?我都替他臉紅!”

楊堪話語裏充滿了不屑和憤懣,顯然是對感化軍對蔡州軍的一戰中表現感到郁悶,要知道昔日感化軍對大梁軍的戰爭都是打得有聲有色,沒想到現在卻在昔日的附庸面前表現得如此不堪。

楊堪看得很準,江烽很認可這一點,時家徹底墮落了,表面上還能發號施令,但實質上根本無力駕馭其麾下的軍頭們,所有決定恐怕都是這些軍頭們的相互協商妥協之舉。

這些軍頭各自為政,表面上虛與委蛇,內裏相互攻訐牽制,可以說腐朽到了極致,江烽甚至擔心袁氏也看穿了這其中的虛實,這讓他頗為擔心。

“那你覺得現在我們……”江烽再問。

“君上其實已經拿定主意了,不是麽?”楊堪負手陪著江烽沿著河邊泥地漫步,“改革騎軍勢在必行,北地征戰騎兵比步軍更重要,再道算是明智,以現有河朔騎軍組建兩軍騎軍,然後輔之以四到五個軍的步軍,也可適當考慮一軍水軍,盡可能的做好準備,選擇合適時機進兵徐州。”

聽得楊堪把話挑明,江烽也不繞圈子,再問:“那以七郎之意,什麽時候時機才算是成熟呢?”

“呵呵,君上心中自有分寸,不過既然君上問起,我想起碼要滿足兩個條件吧,第一,莊永勝在北面的發展要有一定進展;第二,感化軍內部起碼我們要有一兩個可靠的同盟,或者說內應吧。”楊堪坦然道:“具備了這兩個條件,我覺得便可以一戰,當然亦要考慮其他一些因素,那該是君上和子良、白陵考慮的問題了。”

楊堪沒有說其他一些因素是什麽,但江烽知道這是指錢銀、糧草等後勤方面的細節因素了。

夕陽慢慢西沉,映照在肥水水面上,顯得格外淒美,葉影婆娑,偶爾有一兩聲鳥啼鴨鳴,緩緩的河水中偶爾有魚躍濺起一圈漣漪,讓整個逍遙津此時顯得沉靜而壯美。

“真美,七郎,你說是不是每一次戰爭之後小憩帶來的安閑,都是在激勵我們為下一次征伐鼓起熱血呢?”江烽突然問道。

“呵呵,君上,某是粗人,只知道安閑的小憩只能通過戰爭才能換來,否則你永遠等不到乞求來的安閑。”楊堪泰然回應道。

“嗯,說得好,深合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