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敗絮(第2/2頁)

要知道你這個時候可以拿捏,但是落下一個不好的印象,難道就不考慮日後在淮右陣營內的生存?

以魯桐的智慧應該不會考慮不到這一點才對,唯一的理由就是這個家夥有些恃寵而驕,意圖在這一戰中展示自己的實力,以求日後在淮右陣營中謀求更大的話語權,這麽一看這家夥倒還真有些短視或者說狂傲了。

……

魯桐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接受某人的觀察注視,此時他正興致勃勃的與原來的兩位同僚商討著下一步的戰事。

而另外一位論理應該更為密切的同僚顧華卻只是冷冷的站在一旁,用一種不屑一顧的姿態應對。

林豐和高陽也意識到了兩人之間的問題,但卻無能為力。

對於這種實力增減帶來的影響力消長,誰也無法置喙。

誰讓梁贊同意了由魯桐去解決第七軍的問題卻又沒有在應對策略上安排周密,被魯桐趁機撿了一個漏呢?

像魯桐這種雖然隸屬於梁贊指揮,但是在編制上卻是直接受節度使府節制的大將,梁贊貴為潁亳團練使兼潁州刺史,也只能是在調度上有權,而無權對其編制進行調整。

這份權力永遠屬於節度使府,而魯桐則秘密從節度使府取得了對第七軍的處置權,一下子就躍升為潁亳地區僅次於梁贊的實力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梁贊手中攥握的實際兵力甚至都不如魯桐多,他僅僅只抓住了顧華的一個軍以及隸屬於自己潁亳團練使直轄的一個牙軍,而這個牙軍也是名義上的牙軍,剛剛從團練軍整頓而來,在僅僅有三個營,而且在戰鬥力上也遠不及正規軍。

原本梁贊是打算將第七軍打散,部分精銳歸入自己的牙軍,其余部分再來進行增補組成新的第七軍,沒想到卻被魯桐搶先一步動手,而且還取得了節度使府的手令。

不過只要魯桐還在梁贊下邊,那麽梁贊倒是有的是機會來拾掇魯桐,後勤補給就是一個最大的問題,只要截斷了軍隊的後勤輜重補給,那麽再強的軍隊也得趴下。

但從眼前魯桐的表現來看,魯桐似乎很有些有恃無恐,連林豐和高陽二人都暗自猜度,這魯桐究竟是得了誰的支持,才敢如此放肆。

要知道梁贊非比尋常人等,節度使府裏邊,除了節度使大人之外,能與他叫板也就區區兩三人,尚氏兄弟算是一個,還有行軍司馬姚承泰以及節度判官俞明真二人,甚至連軍事判官盧啟芳雖然在名義上高梁贊一頭,但論實力都要遜色梁贊一籌。

節度使大人顯然不可能,而尚氏兄弟也不會如此,那麽也就只有行軍司馬姚承泰和節度判官俞明真二人中一個有可能,只是節度判官俞明真遠在下邳坐鎮組建新軍,而行軍司馬姚承泰卻又駐紮在蕭縣,似乎都難以摻和這邊來,讓人有些疑惑,不過想想這種事情既然發生了,就肯定尤其原委,所以林豐和高陽二人也不敢隨便卷進去。

“界牌河岸一戰如此奇詭,難道說這淮右水軍的術法武器有奪天地造化之功?蔡州騎軍雖然說不上赫赫有名,但是我們也都是知曉的,比起我們淮北騎兵並不遜色,為何兩軍騎兵竟然在如此短時間內一敗塗地,這簡直讓人無法想象!”林豐連連搖頭,顯然還在為魯桐對界牌河岸一戰的介紹感到不可思議。

“既然淮右答應將這等威力奇大的武器擺上汝陰城頭,為何不允許我們淮北一觀究竟?團練使大人難道和淮右有什麽協議不成?”高陽的話要顯得不客氣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