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分曉(第2/2頁)

“正是趙某,可是梅大人?”趙文山拱手一禮,“多謝梅大人來援,否則成德軍便只有死而後已了。”

梅況也回了一禮。

這是兩人第一次見面。

準確的說,現在成德軍尚未正式加入淮右軍,兩軍還只能算是友軍。

“趙大人何出此言?貴軍雖然尚未加入我們淮右軍,但實際上已經宜屬一家了,淮右水軍來援來是分內之事,要說成德軍不遠千裏南下,這也是對我們淮右軍的信任看重,梅某臨來之前,主君也曾專門交待於某,定要合力守望相助……”

梅況文質彬彬,頗通人情世故,話語中也是深淺有度,不卑不亢中帶有幾分親近,讓人感覺十分舒服。

趙文山也早就從王邈嘴裏聽說過梅況,知道這是淮右軍中武道第二高手,僅次於主君江烽,也是淮右軍中僅有兩名突破小天位的強者之一,連王邈都對其十分推崇,所以趙文山也十分敬重。

一番介紹之後,梅況也知道現在不是寒暄的時候,徑直提出希望成德軍將傷員轉移到船上。

一方面兵船上有較為完備的藥物和治療條件,另一方面也可以盡快將傷員轉移回澮州。

剩下的兵船也要配合著與成德軍一道轉進汝陰,在那裏,淮右軍將要一直堅守到淮北感化軍的援軍到來,再來做定論是離開潁州返回澮州或者壽州,還是繼續在潁州協助感化軍抗擊蔡州軍。

趙文山也清點了一下成德軍,除開當場陣亡的四百余人外,剩下的三百余人傷勢輕重不等,都需要轉移到船上。

好在淮右水軍第一軍多達四十余條大小兵船,隨便擠一擠便能騰出位置來供傷兵容身。

梅況也查看了一下戰場情況,成德軍在兵力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依然能打出這樣一場戰事來,稱得上是難能可貴了。

在梅況看來,恐怕淮右軍中,除了第一軍外,其他諸軍,包括牙軍和第二軍、第三軍在內都難以有這等實力水準,這不僅僅是訓練打磨那麽簡單,更重要的還是因為這支成德軍是在與沙陀鐵騎的爭鋒洗禮中生存下來的,這才是關鍵。

如果不是因為這幾年來這支軍隊在成德軍節度使張處瑾的刻意打壓下日漸沒落,只怕這支軍隊的戰鬥力還要強幾分,絲毫不比淮右第一軍遜色。

趁著傷員開始上傳,成德軍開始打掃戰場,梅況也和趙文山商談。

“趙大人,成德軍目前還是適當放慢速度,我估計蔡州軍應該不會再來了,他們以輕騎突襲,遭此慘敗,恐怕也是心有余悸了。”

梅況微笑著,背負雙手,站在高地最高處,俯瞰整個戰場。

“但恐怕這還只是一道開胃菜,蔡州軍來勢洶洶,僅僅北線就有四萬大軍,這一次來的不過是五千騎兵而已,還說不上傷筋動骨。”

“是啊,蔡州軍的目的是整個潁州,汝陰城才是關鍵。”趙文山點頭,“盧龍軍也不過五千余人,加上我手中這點兵也不過九千人,咱們河朔軍這點力量還真不夠看,蔡州軍綜合實力的確有和大梁打對台的資格,河朔三鎮名氣雖大,但實際上真的要比兵力和實際戰力,哪一鎮都要弱幾分,都不如蔡州。袁氏果真了得,這麽十來年間就能打造出這等江山!”

“呵呵,袁氏的確不俗,但是我們淮右卻能戰而勝之!”梅況傲然道:“在固始,防禦守捉使大人便一力挫敗袁無畏此獠的詭謀,使其狼狽而逃,後來袁氏傾其大軍以袁無為領軍來犯澮州,被防禦守捉使大人再度擊敗,損失慘重,連那所謂汝陽八柱中的頭號人物都當場陣亡,今日一戰,袁氏再度鎩羽而歸,某相信日後袁氏在面對我們淮右時,心態氣勢上都要輸一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