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密議(第2/2頁)

張萬山的解釋很有說服力,在座諸將都點頭認可。

“蟻賊目前主要集結在泗水入淮交匯處一帶,對面就是淮陰縣城,另外一部集結在漣水一線,目前漣水縣城已經被秦權麾下大將林儒攻克,洗劫一空,我和崔大人都研究過,情報顯示白水塘的水匪有加入蟻賊的跡象,如果蟻賊如此布置,便極有可能是從兩路渡淮,從東西兩面夾擊楚州州治山陽,如果奪下山陽,蟻賊基本上就奪取了整個淮水下遊的主導權,再有白水塘水匪相助,蟻賊便可從漕渠南下,水路並進,直取安宜、高郵,兵進揚州。”

“難道吳地在淮水上的水軍力量如此薄弱,連阻攔和堵截蟻賊南渡的可能都沒有?白水塘的水匪就這麽肆虐,吳國之前難道就沒有任何對策?”對吳地情況不太了解的許子清忍不住問道。

“子清兄,不瞞你說,吳國水軍力量主要還是在江水上,淮水上的水軍力量一直是以我們壽州稱雄,無論是淮北還是吳地,他們當初更多的還是倚仗我們壽州水軍在維系淮水一線的治安。楚州的水匪主要集中在白水塘,白水塘與淮水並不相通,但相距很近,白水塘水匪經常采取登陸跨淮作戰,不但洗劫地方,同時也在淮水上攔截商船,尤其是在淮陰一帶,我們一直懷疑淮陰有大戶與白水塘水匪勾結,每一次白水塘水匪登陸,迅速進入淮水,都能獲得船只和補給,他們在淮水作案之後,又迅速登陸逃回白水塘,我們的水軍卻無法進入白水塘,也只能徒呼奈何。”

田春來苦著臉解釋。

白水塘位於楚州西北部,大概位置就是現在的洪澤湖和成子湖一帶,但要更靠東南一些,面積略小於後世的洪澤湖加成子湖。

這個時代,洪澤湖還不存在,淮水也有自己的出海口,白水塘還是一個獨立於淮水之外,位於淮水南面的獨立湖泊,而且面積也不小,位於淮陰和盱眙之間。

白水塘北面有一個集鎮叫洪澤,這大概就是後世洪澤湖的得名來歷。

由於白水塘所處地理位置特殊,正好處於漕渠和淮水的夾角區,加上泗水也在淮陰注入淮水,而溝通中原與江淮之間的汴水也同樣在臨淮與劃水交匯,楚州的西部大縣盱眙與淮水北岸的泗州州治臨淮隔淮相望,這一帶堪稱淮水水運交通最發達的地區,商船雲集,也成為許多人的覬覦之地,所以白水塘迅速就成為了水匪的樂園。

自晚唐以來,白水塘就以藏匿水匪眾多著稱,而且這些水匪更善於越過白水塘與淮水之前短短一二十裏地的陸地跨入淮水作案,得手之後,又迅速返回白水塘中藏匿。

而這一段淮水恰恰又是航運最為繁忙的區域,從漕渠上來的江南貨物都要經過這一段運往泗州、濠州、壽州乃至潁州、亳州,而同樣上遊諸州的貨物也要通過這裏輸往楚揚二州,甚至通過漕渠通達江南,所以使得無論是淮北還是吳國都對這幫水匪恨之入骨又無可奈何。

田春來出身壽州水軍,也知道很多事情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以吳國之前的雄健強大,好像卻奈何不了一支小小的白水塘水匪。

而偌大淮水,吳國的濠州和楚州均以其為北界,竟然沒有一支像樣的水軍力量來捍衛疆界安全,還要依靠壽州水軍來保護航道。

這聽起來有些離譜,但是現實就是這樣,從楊溥繼位之後,吳國君臣之爭便變得白熱化起來,無論是楊溥還是徐知誥,都將主要精力放在了抓步軍力量上,就算是對水軍,當然也只會看重在江水上的水軍力量,淮水那邊何曾打上眼?

再說了,無論是壽州、舒州、宣州、歙州、衢州,這些都是依附於吳國的附庸之地,它們既然獲得了吳國的庇護,那麽自然也要為吳國的效力。

壽州水軍力量既然不弱,那主君有要求,附庸自然要效勞了,至於說效果如何,哪又另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