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目的,定計(第2/2頁)

鐘晗意似不信。

如果一定要說淮右有什麽隱患,鐘晗覺得恐怕就是沒有完全控制住壽州,但是從梅況和田春來這兩個壽州三姓中的兩大姓翹楚人物對江烽的態度,又否定了鐘晗的懷疑。

加上那鄭氏本身就是主動投靠江烽的,他在和田春來的談話中也得知,那鄭氏一族中的頂梁柱鄭弘更是擔任了光澮壽防禦守捉使府的巡官,所以鐘晗覺得壽州現在應該是穩入囊中才對,那這江烽的憂心何在?

江烽一時間也不好回答這個問題。

淮右存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軍事實力的不平衡,或者說外強中幹,或許打一場防禦戰沒問題,但是真正要打野戰和攻城戰,問題多多。

二是壽州三姓乃至整個淮右的士紳階層,還沒有真正從內心認同自己,這是最大的隱憂。

或許自己已經在軍事層面讓這些諸姓中的翹楚人物意識到了淮右未來的前景,認識到了跟隨自己才是最佳的選擇,才有更光明的前途,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這樣看。

尤其是這些士紳階層中的中下層,也就是以中小士紳和大姓望族中的旁支庶出群體,這些人才是士紳階層中的中堅力量。

他們還沒有享受到好處,尤其是在拿下壽州之後,自己為了盡快獲得一個穩定的壽州,基本上是全盤接受了壽州大姓望族。

也就是說,在這場戰爭中江烽沒有為光澮二州的中小士紳贏得他們想要的土地和生意,壽州依然是壽州三姓的壽州,除了一些光澮大姓可以參與到重建中去分配一些利益外,絕大部分光澮兩州中小士紳,還有壽州本地的中小士紳,都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這也是江烽無奈之舉。

壽州和光澮二州不一樣,壽州是典型的大族控制局勢,三姓勢力太過強大,如果江烽有足夠的時間,他完全可以徹底消滅梅田二姓,將梅田二姓的土地、財產和生意進行再分配,必定可以贏得掛光澮二州的士紳和壽州中小士紳的鼎力支持,但是時機不合適。

一旦肢解了梅田二家,淮右水軍便會土崩瓦解,短期內無法形成戰鬥力,而同時梅田二家必定會反撲引起混亂,沒有一兩年時間,無法重新穩定壽州局面。

而壽州是江烽未來霸業最重要的一環,同時吳地的局面也已經到了關鍵節點,只有牢牢控制住壽州,他才能依托壽州為橋頭堡,染指吳地西部諸州。

為此他不惜付出了巨大的退讓,讓梅田兩家續存,甚至還許諾給他們可以享受未來吳地西部諸州的利益,否則梅田二家豈有如此心甘情願馴服態度,如此堅定的支持自己?

事實上江烽也清楚,兩大隱憂要解決,都只能通過持續不斷的戰爭來解決,或許會經歷一些失敗和挫折,但是如果你不這麽做,那麽這些隱患隱憂就會越來越大,甚至到最後可能就會演變成一場關鍵性的失敗就讓自己這個政權土崩瓦解。

這種想法從最初的有些模糊和動搖,隨著壽州局面的穩定,梅田兩家的誠心歸附,再加上王邈去往河朔的大有所獲,已經在江烽心中日益明確起來。

對吳地一戰已經無可避免,無論是楊溥與徐知誥的勝負如何,無論是蟻賊和越國會以什麽樣的方式加入戰團,淮右都要出兵,廬濠二州是最基本的要求,甚至可能要包括和滁二州。

這相當於是要給光澮壽三州的士紳階層一個讓他們心動心癢的利益大餅,讓他們真正嘗到甜頭,只有這樣,下一步的戰爭,他們才會心悅誠服甘之如飴的沖鋒在前。

正因為如此,江烽才要迫不及待的將這幫武將帶來雷池,他要通過這一場圍獵來提升武將們的戰力,同時密切他們之間的關系,使他們加快融合,為未來一戰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