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心境(第2/2頁)

江烽也有些弄不準南陽怎麽會大動幹戈的來刺殺自己,蔡州也就罷了,劉同這般做就有些不太正常了,難道是南陽真的要對鄂黃動手,所以要先取光州,求得先手?

只是劉玄去年在蔡州一戰中損兵折將,損失不小,才吞下安州,這就又要對鄂黃動手,這不是在逼著鄂黃拼命麽?這好像也不是最合適的時機才對。

想到這裏江烽也而有些為鄂黃悲哀。

杜家這種姿態很容易讓人生出覬覦之心,尤其是在對劉玄奪取沔州的態度上過於軟弱,讓南陽更覺得鄂黃可欺,得隴望蜀的心態就會在南陽方面滋生出來。

下一步蘄黃二州都會成為南陽的目標,若是鄂黃不及早謀劃對策,只怕就真的危險了。

等到收拾完之後,江烽一行這才啟程前往霍丘。

……

霍丘位於固始和壽春之間的中間節點上,距離澮州和壽州的距離相若,且離淮水亦是不遠,幅員遼闊,地勢平坦,加之藪澤眾多,灌溉條件良好,所以是江淮地帶最肥沃的地帶。

霍丘與安豐緊密相連,又有芍陂的灌溉之利,所以一直被視為壽州的糧倉。

雖然遭遇了這一場襲擊,但是一路行來的變化,尤其是靠近霍丘城周圍的變化,還是讓江烽的心境變好了不少。

應該說鄭家在霍丘的重建上還是花費了很大心思的,這從霍丘縣城附近招募來的流民屯墾情況就能略見一斑。

接到消息的霍丘縣一幹官員也在霍丘城郊接到了江烽一行人。

在看到江烽一行死傷如此慘重,霍丘縣一幹人也是面如土色。

雖然知道這和他們沒有多大關系,敢於謀刺江烽的肯定不會是尋常蟊賊,但畢竟發生在霍丘縣境內,還是讓地方官員心裏不踏實。

好在江烽及時寬慰了對方一幹人,才讓這幫人放下心來。

霍丘縣令鄭桐是鄭氏族人,但是並非鄭氏嫡系一族,而是旁支。

他同樣是文人出身,只不過一直在壽州府衙內從事倉曹一職,這一次下放到霍丘擔任縣令,也是利用其長期在下邊工作的經驗來盡快把霍丘這邊的局面打開。

江烽也沒有多少時間來和其廢話,只是詢問了霍丘目前情況以及存在的困難。

當下三州的官吏們大多已經知曉了江烽的習慣,不喜贅言,不喜繁序,喜歡直截了當步入正題,有事說事,這位鄭桐縣令顯然也知曉這一點,早有準備。

言簡意賅的介紹了目下霍丘的境況,然後重點談了霍丘當前存在的困難,歸根結底,還是人少,水利設施需要建設和恢復的地方很多,短時間內要想有大改觀很難。

當然在具體的細節上,這位鄭桐縣令也提出了一些建議,比如以親招親,讓已經在這邊落足的潁亳泗三州流民到淮北去招攬親眷來霍丘墾荒;又比如由官府出面鼓勵借貸,加大墾荒力度,官府限制借貸利息。

一些建議可用,但一些建議顯然會傷害本地士紳大族利益,不過其心可嘉。

從霍丘的墾荒力度來看,進度還是比較快的,尤其是隨著陳、黃、許等光澮大族進入,對於鄭氏來說也是一個刺激,若是鄭氏不能更好的推動復墾,那麽勢必會被這些外來大戶們所擠占,所以在這上邊力度都還算比較大。

但歸根結底時間太短,要想讓霍丘恢復到蟻賊之亂之前,尚需時日,而江烽的目標則不僅僅是恢復到舊有的情形,更要超過原來,達到滿足整個淮右軍軍事行動的需要程度。

出來走一趟,總能讓人心情舒暢不少,起碼看到自己轄地內生機盎然的模樣,江烽以為遇刺的心境也在迅速轉好起來,想到壽州的未來,他的期待值更高,對未來的發展也更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