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上了惡當(第2/2頁)

三日後壽州第一軍、第二軍在澮州軍監督之下完成解散,但全部被約束與營區內。

與此同時,檢舉通告貼滿了營區,鼓勵水軍士卒相互檢舉心存不軌者。

緊接著大批水軍軍官士卒被陸續單獨談話,談話者皆是來自澮州法曹屬員,這也引起了壽州水軍的極大恐慌。

眾皆惶惶,深恐為他人所構陷栽誣,紛紛上書自辯。

一直到十日後,除了數名的確查實參與了叛亂的軍官士卒被拿下外,其余被裹挾者也皆被從輕發落,逐出水軍中。

十日期到,壽州水軍正式改組為淮右水軍,由田春來出任淮右水軍第一軍軍指揮使,錢友祿出任第一軍軍都虞候,梅況出任淮右水軍第二軍軍指揮使,鄭漸出任第二軍軍都虞候。

……

當壽州歸服的消息傳到澮州時,整個澮州刺史府內也是一片歡聲雷動。

或許對於澮州的尋常百姓們來說,壽州的得失和他們關系並不大,但是對於澮州的官員們、士紳們、商賈們來說,意義卻絕對不一般。

在獲知壽州已經歸服的第一時間裏,澮州兩處城門內外以及刺史府外、主要大街上都已經貼上了朝廷詔告,朝廷設立光澮壽防禦守捉使,同意開府建牙,由澮州刺史江烽兼任光澮壽防禦守捉使。

這兩個消息幾乎是同時傳遞開來,頓時就讓整個澮州城內的茶樓酒肆成為了最熱鬧的所在。

陳固手捧著茶盞出神。

他在等待客人。

黃順昌和譚正。

實在是變化太快,快得讓人有些應接不暇。

一樁樁事情接踵而至,讓大家都有些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了。

三家剛就盛唐和霍山兩縣的流民安置和土地墾荒事宜推動起來,預計都要到秋糧收後才能免強應付得過去,沒想到更大的一場風暴就卷來了。

壽州就這麽被一鼓而下了?這是不是太讓人難以接受了。

倒不是說他們無法接受,或者說不願意看到這一幕,壽州能入手,當然是天大的好事,可是這未免太快了,快得讓人難以接受。

這盛唐和霍山兩縣和固始、殷城這邊的土地置換剛剛完成,盛唐和霍山這邊的墾地剛剛走上正軌,怎麽壽州就拿下了?

這簡直讓人有點兒欲哭無淚的感覺。

早知道霍丘、安豐乃至壽春這三縣如此快就能被拿下,他們何苦煞費苦心的去經營盛唐和霍山兩縣?

何苦去和刺史府的這幫胥吏錙銖必較,弄得冤怨不解?

現在可好,投入如此巨大,眼見得盛唐和霍山已經初具規模,按照預計,最遲明年的夏糧收成就能恢復到蟻賊之亂前的情形,秋糧收成甚至還能超過蟻賊之亂前,來自潁亳二州的流民數量委實太大,前期投入固然巨大,但後期的收益也就不會小。

本來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可是這突然霍丘、安豐和壽春拿下了,這讓澮州的這些個士紳大戶們如何能夠接受?

要知道霍丘、安豐和壽春三縣的條件可比盛唐、霍山好不知哪裏去了,一等一的魚米之鄉,上等肥田,丟一把種子下去都能長出糧食來。

現在大家已經在盛唐和霍山已經砸進去了那麽多,基本上把積年老本都投了進去,眼睜睜的看著霍丘、安豐和壽春這百萬肥田擺在面前,卻無力染指,這如何能讓大家接受?

這純粹就是一個“陷阱”,陳固忍不住有些氣咻咻的想道。

這江烽絕對是早就有預謀要拿下壽州,卻在這幫士紳大戶面前舔著臉說什麽澮州新設,三年內需要休養生息,望大家體察。

體察個屁!

可恨二弟居然也信了這個,還幫著江烽解釋,現在可好,固始的上好良田被置換出來給了那幫大頭兵,把盛唐、霍山這兩縣的旱地墾造交給了自己這幫冤大頭,簡直活生生上了一個惡當。

想到霍丘、安豐和壽春三縣百萬畝良田竟然擱在自己面前,陳家卻只能吞口水,陳固就覺得揪心般的難受。

這是他作為陳氏一族的族長絕對不能接受的,無論如何,這一盛宴陳氏不能缺席,他相信黃家和譚家也一樣有此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