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余波未盡(第2/2頁)

見梅況仍然是搖頭,楊堪也只有嘆息一聲,猛地一揮手,“那就得罪了,上!”

兩人再度站成一團,但是澮州軍卻是一擁而入,終於打破了中營大門,開始攻入營內,戰爭進入了最後的決戰階段。

當江烽一行人帶著梅庸等人趕到西門大營時,這裏的戰事已經結束,除了楊堪與梅況的搏殺仍然在繼續外,壽州西門大營步軍只剩下九百余人投降,其余盡皆被斬殺一空。

……

當天邊終於泛起了魚肚白時,壽春城裏仍然是一片寂靜。

昔日早已熱鬧起來的街道上除了偶爾來往的軍隊外,所有店鋪大門盡皆關門閉戶,偶爾有帶著一絲恐懼的眼睛從門縫裏向外偷看著,或者從墻頭上、窗欞縫隙裏張望著。

按照江烽的命令,壽州所有駐軍盡皆留駐於軍營中,不得外出,等待命令。

第三軍也已經趕到,將沖出北城外答應的壽州第一軍(水軍)逼回大營中,雙方一度發生了小規模的沖突,但是在梅氏族人趕到之後,這場沖突並未擴大。

事實上雙方都清楚這一戰已經結束了。

澮州第一軍駐紮西門,澮州第二軍駐紮南門,除了已經大部被殲的壽州第三軍(步軍)外,壽州第一軍(水軍,梅氏控制)、第二軍(水軍,田氏控制)、第四軍(步軍、田氏控制)都基本保持著建制,並未受到太大的損失,這大概是江烽最為滿意的。

澮州軍的損失也不小,最大的還是牙軍。

在攻打梅氏長寧街的時候,澮州牙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抵抗,密集的術法陷阱和術法陣攻擊讓澮州牙軍吃足了苦頭。

牙軍右營陣亡接近三分之一,而且受傷者更是高達百人,如果不是後來牙軍左營趕來增援,能否擊破梅氏大宅還真的很難說。

澮州第一軍進攻西門大營時也損失不小,陣亡超過三百人,這還是在夜襲得手的情況下,如果是白日裏正面進攻,對方依托營寨和術法器械、陷阱來防禦,會給第一軍帶來多大的損失,楊堪自己都覺得心驚。

但總的來說這一戰仍然稱得上是極其完美的一戰,而這一戰的第一功臣首推鄭弘。

可以說沒有正式的內外接應,沒有鄭氏的情報提供,澮州軍根本就不可能這樣輕而易舉的攻入城中,若是按照正常進攻方式,要想攻陷壽春城,不付出兩軍損失的代價,很難成功。

而現在僅僅只付出了數百人的代價就拿下了壽春城,而且還完整的保留了壽州水軍,這對於江烽來說,簡直是上蒼賜給自己的禮物。

站在壽州刺史府內,百壽堂三個仙風道骨的大字懸掛在屋檐下,幾叢綠竹在院內,遠遠的院墻下,竟然還擺放了幾個箭垛,顯然是供主人在閑暇之余玩耍所用。

青石板徑橫豎交錯,兩邊的廂房鱗次櫛比,更有外進小院,專供刺史府內的隨員所住。

大院內三進廳堂,比起澮州那刺史府,這刺史府才是真正的刺史府,起碼大了三倍有余,怕是數十人在裏辦公也絲毫不嫌擁擠,更不用說兩側更有小門相通的側院。

親衛隊已經進了大院,正在對刺史府內每一間房間逐一進行清理檢查,牙兵左營仍然駐守在長寧街和金鑼街,而損失較大的右營則安排在了刺史府兩側的側院內駐守。

雖然相信現在壽州三姓已經翻不起風浪來了,江烽仍然不敢掉以輕心,已經讓飛鴿傳書會澮州,讓崔尚、杜拓帶領一批吏員速來。

當然像鄭家也不可能翻風浪,鄭家現在想的是如何借助這一次機會徹底壓倒梅田兩家,成為壽州當之無愧的首姓人家,這也是鄭氏之所以投效江烽的目的所在。

梅田兩家現在需要考慮的是他們如何在這一輪的利益分割中最大限度的保存自身利益不被鄭家奪走,如何為江烽提供資源,以獲得江烽的認可,維系日後家族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