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練兵(第2/2頁)

應該說江烽給出的這些訓練方式對楊堪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沖擊,他不知道這種看似非常粗陋簡單的訓練方式能夠對這些普通士兵起到多大作用,所以他仍然沿襲了慣例,即選擇了兩個營中的四個都士兵來比較性訓練,一半按照慣有訓練方式,一邊采用江烽提出來的方式。

一個月下來,雙方比較差距尚不明顯,但是按照江烽提議訓練那兩個都的食量明顯要大一截,但是也能看得出來這兩個都士兵的精神面貌和協調配合能力明顯要高於另外兩個都。

而三個月後,雙方的差距更明顯,尤其是在體質方面,按照江烽方式要求訓練兩個都的士兵身體強壯度明顯高於另外兩個都,這也讓楊堪終於放下疑慮,開始在整個第一軍全面推進江烽給出那看似簡單粗陋的訓練方式。

訓練場上,揮汗如雨,十名士卒扛著一根碗口粗的原木嘿著嘿著的從訓練場上小步跑過。

經過幾個月的訓練,雖然這些近乎於文盲的農夫在識字上是個大問題,但是在服從性上卻逐漸顯現出他們的優勢,這從他們扛原木奔跑的節奏就能看得出來。

最初是毫無節奏感,甚至一組人不知道該如何配合,結果不是壓傷士卒,就是亂成一盤散沙,甚至還被這原木壓傷了不少人,但隨著日漸熟悉,尤其是隊列訓練效果展示出來的協同配合能力,使得士卒們開始逐漸適應這種高強度的新式訓練方式,前提是只要能讓他們吃飽飯。

當然這種原木也是從最初的小碗口粗細逐漸加粗到現在海碗口粗細,甚至更粗更重,這樣也能使得他們的身體變得更加強壯,負重能力更強。

楊堪站在高台上俯視著碩大的較場內一片沸騰的景象,這讓他感到很滿足。

相比於許子清的第二軍和張越的第三軍,第一軍是當之無愧的絕對主力,絕大部分經歷了蟻賊圍城戰和蔡州軍來犯戰兩場惡戰的老卒和軍官都集中在第一軍中,而第一批來自大梁的軍官和老卒也在第一軍中數量最多,這使得這支軍隊在適應能力和訓練強度上都要高於第二軍和第三軍。

像第三軍甚至還在進行著最基礎的身體適應性訓練,拿江烽的話來說,就讓盡可能這幫長期餓肚皮的流民趕緊吃飽飯,讓他們身體強壯起來以便適應打仗的需要。

高台木梯上傳來一陣腳步聲,楊堪微微扭頭,是賀德才。

這位現在已經完全進入角色的材官所材官顯然對他目前的工作十分滿意,而起表現出來的適應能力也讓江烽、崔尚等人十分滿意。

“楊大人。”

“賀大人。”

賀德才拱手一禮,楊堪也回了一禮,這位賀大人雖然性格平和,但是卻很講禮數,迎來送往都是循例而為,絕無出格之舉。

“這一批甲胄已經補充完畢,下一批物資恐怕需要等到兩月之後方能送來了。”賀德才看了一眼校場內龍騰虎躍的景象,忍不住也撫了撫下頜的短須,“第一軍果真不凡,某觀第三軍與第一軍相比,有若嬰兒與壯漢之別啊。”

“賀大人,你這話讓子躍和四郎他們聽了肯定要氣惱不已了,現在他們也在全面采用新市訓練法,而且那幫從潁亳二州來的流民素質也不算差,只是餓得太久所以前期恢復起來慢一些,一旦進入正常訓練,提高也會很快,加上四郎後面從大梁招募回來的一批老卒和軍官也有不少分到了第三軍,所以別小看他們。”

楊堪的話也讓賀德才深以為然,每一次押送大批量的軍械物資去各軍時,賀德才幾乎都要親自隨隊,一方面是監督,一方面也要去了解各軍目前在使用這些武器甲胄和後勤上有什麽問題,這也是改進材官所工作的必要舉措。

每一次去各軍,都能帶給賀德才不一樣的感受,第三軍剛成軍時從固始到光州,一路走去,掉隊無數,逃兵也多達數十人,但現在雖然還無法和第一軍、第二軍比,但卻也初見氣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