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轉折點(第2/2頁)

如果繼續被南陽軍圍困消耗下去,汶港柵失守是遲早的事情,但現在如果借勢出擊,也許就是一個難得的破局機遇。

只是這大水沖下來,固然給南陽軍造成巨大損失,但是如何借勢掩殺也是考究活兒,倒需要謀劃一番。

不過無論如何也不能錯失這樣一個機會,袁無畏已經下定決心。

……

景泰四年十二月廿八,汝水汶港柵決堤,水淹兩軍,其中南陽軍在遭遇了上半夜一只來歷不明的騎軍夜襲同時遭遇大水淹灌,損失慘重。

十二月廿九,蔡州軍袁無畏部率汶港柵所屬輕舟數十艘,率千余弓弩手沿水而進,掩殺南陽軍,南陽軍退無可退,守無可守,被圍困於水中數千士卒被射殺,血染汝水河畔。

殘余南陽軍被迫撤往真陽城下,整個真陽城以東一線均成泥沼地,大軍無法通行。

景泰五年一月初四,大梁天興軍在攻入平輿境內之後遭遇從背後而來的騎軍突襲,損失慘重。

景泰五年一月初七,真陽城下南陽軍遭到放棄吳房朗山的西線蔡州軍夾擊,戰事開始轉向對南陽軍不利。

與此同時,南陽軍從新息到白苟城一直到真陽這一線糧道連續遭到來歷不明騎軍襲擊,運糧隊多次被截殺,與此同時,新息、真陽士紳私兵也開始對南陽軍沿線進行襲擾,南陽軍補給出現困難。

景泰五年一月十九,泰寧軍西線和晉軍東線擊破梁軍防線,會師與白溝,距離汴梁僅有兩百余裏,大梁震動。

與此同時,泰寧軍東線軍隊繞過濟陰,突然再度揮師南下,越過白溝,攻占考城、襄邑、寧陵,宋州局面驟然轉緊。

而受到泰寧軍連戰皆捷的刺激,感化軍一部從蕭縣出兵,連克碭山、虞城,在與泰寧軍東路軍遙相呼應,對宋州攻城夾擊之勢。

宋州境內卻無完整的梁軍,整個宋州全面告急。

這個時候梁軍不遺余力伐蔡的惡果才慢慢顯現出來,缺乏足夠的預備隊,顧得上北線的晉軍,就顧不上東北的泰寧軍,顧得上東北的泰寧軍,就顧不上東面的感化軍,頓時顯得捉襟見肘。

此時長安詔令天下諸藩,斥責南陽劉玄吞並安州,拒絕承認南陽對安州的吞並,要求南陽必須立即恢復安州局面,並將劉玄的使者逐出長安。

此詔令一出,鄂黃杜家和襄陽蕭家也都附和長安詔令,要求南陽必須立即退出安州,還安州士紳民眾太平,同時安州境內也出現小規模的叛亂,但迅即被駐紮在安州的劉廣部鎮壓下去。

整個局面在這一時候出現了拐點。

迫於形勢不利,大梁圍攻郾城的大軍被迫東撤進入北陳州,並向宋州挺進,以解宋州之危,郾城之圍遂解。

景泰五年二月十一,東線大梁龍驤軍也意識到此次伐蔡行動已經趨於結束,再對西平、吳房、朗山三縣進行了大規模的擄掠搶奪之後,也率軍北返。

南陽軍在獲知大梁動作之後,從真陽城下北返,但在白苟城北四十裏地處遭到蔡州軍一部阻擊,隨即就遭到掩殺而來的南陽軍猛攻,大潰,余部甚至在白苟城都未能站穩腳跟,被隨後跟進而來的蔡州軍猛攻,被迫退出白苟城,逃往新息。

也幸虧南陽劉同在接到劉玄求援之後,率軍兩萬從桐柏渡淮東進,擊退尾隨而來蔡州軍,劉玄殘軍方才得以從新息渡淮經羅山返回申州。

同時在平輿遭遇襲擊的天興左軍也退出蔡州境內,撤回了南陳州。

景泰五年三月十二,梁軍與泰寧軍和感化軍聯軍在宋城東南六十裏處會戰,雙方持續大戰九日,損傷慘重,最終各自退兵,泰寧軍經虞城、碭山進入徐州境內返回兗州,而淮北感化軍也退守蕭縣。

在梁軍東線與泰寧軍和感化軍聯軍會戰時,梁軍北線大軍也和晉軍、泰寧軍聯軍連續發生大戰,雙方互有勝負,進入四月,農忙在即,晉軍、感化軍陸續退回各自防區,第二次中原大戰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