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2/2頁)

的確,誰都沒有考慮過劉同,因為大家下意識的都認為劉同因為李氏的願意而不願意支持劉玄出兵蔡州,怎麽可能他自己還要出兵蔡州?

但是你仔細分析一下就可以發現,劉同只是不願意交惡李氏,或者說覺得對一舉吞掉蔡州沒信心,而並非他對出兵蔡州不感興趣。

而李氏在意的也是蔡州存在能夠起到的牽制大梁的作用,而非對蔡州有多麽深厚的感情,在蔡州袁氏潰滅成定局的情況下,李氏當然不會介意劉同出兵。

甚至他還會希望劉同獲得的利益更大一些,起碼親近李氏的劉同實力獲得增長要比這幾縣之地落入大梁或者劉玄手中更符合李氏的利益。

“過之,你說的有一定道理,但是這其中也還有一個關鍵,那就是劉玄能不能勢如破竹般的擊潰袁氏的防線!”江烽微微點頭。

“如你所說,李氏現在竭力壓制劉同不讓其與劉玄合流,同時他們也會從各方面給大梁和劉玄制造障礙,大梁那邊我們不去說,無外乎就是大晉、泰寧軍以及感化軍,那麽劉玄這邊呢?固始軍算一個,但是固始軍太弱,我也不怎麽配合,那還有誰?”

“鄂黃杜氏?襄陽蕭家?”張挺瞳孔一縮。

“我可以斷言,尉遲無病的信使已經在去往襄陽的路上了,襄陽或許要真正進攻劉玄不可能,但是做做動作牽制一下劉玄還是有可能的,鄂黃杜氏也一樣,沔州和安州緊鄰,杜家在沔州也駐紮有大軍,演演戲,配合蕭家,我想也不是難事,劉玄你信不信,不信,也許就可以假戲真做,信,那你就得要留一手,你就無法全力以赴去進攻蔡州,這種情況下蔡州只要能頂住劉玄的攻勢,讓劉玄不能一舉橫掃擊潰他們,只要能采取步步為營的方式拖下去,那就有機會等待變局,而在無法確信大梁和劉玄能滅蔡的情況下,有李氏的遊說,以劉同的性格,他很難出兵。”

一番抽絲剝繭的精妙分析,張挺和江烽的推斷理由都是那麽充分客觀,讓坐在一旁靜聽二人辯論的李桐和張萬山等人也是嘆為觀止。

“我之所以不願意配合,一方面是因為過於配合的話,我擔心讓劉玄心生顧忌,他反而不願意入局了,他不出兵蔡州,那就勢必要拿下光州,我連代管的機會都沒有,遑論其他。”

江烽也有意識的要培養張挺、張萬山和李桐他們幾人的大局觀,講得很細。

“另一方面,這種僵持之局對於我們固始軍來說才是最符合利益的,只有當他們雙方長時間的打下去,誰也奈何不了誰,我們固始軍才有在夾縫中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所以我們要叫盡可能的促使這種局面的出現和維系下去,這也是我們這種小勢力的存亡之道。”

張挺臉上浮動著一種復雜的表情,他一直以自己的心智韜略為傲,自幼熟讀兵書戰冊,《孫子兵法》,《戰國策》,《尉繚子》,爛熟於胸,尤喜應對這種混亂復雜的局面。

但是今天他發現自己一直在冷眼觀察的江烽江二郎竟然有著不輸於自己的冷靜理性分析能力,甚至比自己看得更準更遠。

“那江大人,你這一次進駐光州,你覺得你能得償所願麽?”張挺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問道。

張挺還要考對方一次,看看對方究竟能否判斷正確。

“五五開吧,如果劉玄能一舉擊潰蔡州軍防線,那麽光州自然我坐不穩,我覺得這種可能性比較小;如果劉玄在攻擊未達到效果的情況下就能迅速抽身撤退,這光州我也只能拱手交給他,但如果他發起進攻一時間未能得手,卻又不能立即抽身,或者陷入泥潭,我想他需要考慮的就不是光州他還要不要,而是該考慮申州能不能保住了。”江烽悠悠的道。

張挺目光閃動,臉上神色變幻莫測,終於站起身來,躬身拱手一禮,“張挺願加入大人麾下,效犬馬之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