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流民,糧食(第2/2頁)

“二郎,我已經給在大梁的幾位朋友去了信函,相信很快就有回音了,如果不是我這邊的確無法走開的話,我更願意去一趟大梁,我相信我親自的現身說法效果會更好。”

這一段時間裏崔尚瘦了不少,但是精神狀態卻極好,的確大權在握的滋味就是最好的滋補劑,比任何靈丹妙藥都更有效,哪怕每天只有兩三個時辰的睡覺時間,但是崔尚已然甘之若飴。

“哦,相信我們固始軍擊退蔡州軍的消息已經在汴梁傳得沸沸揚揚了,現在大梁和蔡州之間的戰事正烈,如果我們向大梁提出一些額外要求,不算過分吧?”江烽好整以暇的笑著問道:“李鶴大人的話相信在崇政院裏會更受認可了,不是麽?”

崔尚忍不住搖頭,難怪三郎都在說這位軍指揮使大人有著天生一顆商人心,隨時隨地的都在計算著利益得失,雖然固始現在的的確很需要支持,但是這樣不遺余力的向大梁索要援助,也很容易惹人反感的。

見崔尚有些不以為然,江烽也能理解,這個時代的士人們還是比較講求禮儀和自尊的,像自己這種要把一切都通過利益的計算體現出來,的確有點兒讓人不是滋味,尤其是大梁好歹也算是崔尚的故園。

“白陵,日後固始的難處你會越來越有體會的,就這麽兩縣之地,士紳們還在和我較勁兒呢,陳家和譚家都已經屢次三番向我表達了對檢地之策的反對之意,連陳蔚的態度又有些變化,這麽大一個攤子,靠什麽要維持?”江烽語氣裏多了幾分沉郁,“軍心士氣通過打勝仗只能維系一時,將士們歸根到底還是要看到好處,沒有好處,誰會願意拿自己的命去拼?”

崔尚沒有說話,他能感受到眼下江烽所承受的壓力。

從壽州那邊傳回來的消息,盛唐和霍山兩縣幾乎變成了白地,士紳大族基本被蟻賊一掃而空,而城裏鄉間所有糧食被蟻賊卷走,尋常百姓要想過這個冬天不被餓死凍死,就只能跟著蟻賊走。

蟻賊就是用這種方式來制造流民,裹挾流民如蝗蟲一般四處遊蕩,毀掉所有一切,讓世家大族再無立足之基,當你連役使的莊客佃農都沒有了時,你還怎麽稱其為世家大族?這就是蟻賊最大的威力,也是他們的目的。

現在固始已經越來越感覺到了巨大壓力。

從盛唐西進而來,從潁州渡淮而來的流民數量越來越大,最開始固始軍這邊還頗有些高興,覺得正好是固始軍募兵充實的好機會,但是現在無論是誰都已經覺察到了,現在募兵根本不是問題,哪怕你再多募幾千上萬人都不是問題。

數萬流民蜂擁而來,需要解決的是這些人的過冬生存問題。

對於江烽來說,這數萬流民其實是一柄雙刃劍,既有利也有弊。

利是募兵有了充足的兵源,而且這些流民大多來自潁州、壽州,也是物設安插細作斥候的好時機,盛唐、霍山成了白地,這些流民過了這個冬季就可以驅使趕往盛唐、霍山,正好成為日後役使的絕佳對象。

弊也同樣明顯,數萬饑民,這個冬季怎麽過?雖然從大梁、南陽以及黃州撈到一些錢銀糧食,但是要供如此多的饑民來過冬,顯然是難以為繼的,尤其是這些流民數量還會隨著蟻賊冬季在潁亳壽三州的肆虐繼續增長的情況下,糧食就成了最大問題。

現在能夠給固始提供糧食支持的,除了固始和殷城士紳能夠提供少量外,就只有大梁、南陽以及鄂黃,但從大梁運糧耗時長,途中消耗大,鄂黃方面因為南陽入侵安州,只怕現在也沒有太多心思來管固始了。

唯一可以救援的最佳對象就是南陽了,只是前次已經在南陽那裏索要到一批錢糧,現在又要張口,尤其是南陽和蔡州現在處於一觸即發的狀態下,就很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