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逼婚(第2/2頁)

“一紙婚約就能起到這個作用?”江烽哂笑。

“江大人不是說你的為人行事我們清楚麽?”許子清反問道:“我們信得過,但是用這種方式更能安撫我們許氏一族族人之心。”

江烽有些糾結,他對婚約也好,平妻也好,並沒有太大的抵觸。

事實上平妻一說本來在自秦漢以來官府法律中並無認可,但是自李唐一代,情況有所變化。

雖然在官府法律中仍然沒有認定,但是終李唐三百年,並嫡之風尤甚。

自太宗年間開始,官員妻室中並嫡之風便日漸盛行,尤其是一些頗受皇寵的大臣,皇帝更是經常肆無忌憚的以詔令明示予以國夫人等稱謂,直接破壞了大唐律法,使得並嫡之風由上至下開始風行起來。

而進入李唐後期,藩閥興起,這種並嫡之風就更為盛行。

蓋因許多小藩閥和豪族的嫡子嫡女,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和家族生存,不得不以各種聯姻形式來確保各方盟約的穩定。

或者要以婚姻來求得本土大族豪門的支持,以求各方之間能通過聯姻乃至婚姻產生的子女血緣關系來穩固各方利益。

這也成為各小藩閥乃至一些大藩閥無可避免的政治行為,有時候甚至連李唐王朝的宗室子女都難以避免。

以南陽劉氏為例,劉同正妻便是李唐一族,而平妻尚有三人,一人為南陽本地大族羅氏,一人為五姓七望中太原王氏,一人為前西川節度使韋昭度族人韋氏,皆為豪門。

同樣劉玄正妻則是岐王李氏嫡出,他更有四個平妻,兩人為南陽和隋州大族嫡女,另外兩人一為長安宋家嫡女,一為吳王楊氏一族女子。

問題是要娶許寧這樣的心機女,的確不是江烽所願,哪怕只是一個平妻。

從感情上來說,江烽當然更願意選擇許靜。

只是許望俠和許子清恐怕也很清楚這裏邊的底細,以許靜的溫順羊羔性子,只怕根本無法為許家日後爭得多少利益,也只有許寧這種心計和手腕都不缺的女子才能真正擔負起捍衛許氏一族利益的重任,所以他們當然不會同意讓許靜而不是許寧嫁給自己。

想想也是好笑,自己初來這個世界見到許氏雙姝時,純粹從男人本性來說,很明顯許寧更讓男人產生征服欲望,自己一度也曾“移情別戀”。

當然許氏雙姝那時候都還是自己可望不可即的人物,到後自己也很快就在生存的壓力下,將這些閑情逸致拋在腦後了。

後來倒是許靜越來越走進自己的生活中,而許寧似乎越來越成為反派人物,到現在許氏一族居然要求以自己和許寧的婚約來確保許氏一族的利益,不能不說這個世界的人生觀價值觀總是那麽容易被顛覆。

見江烽沉默不語,一直跟隨江烽身後的丁滿忍不住插言道:“軍指揮使大人,許兄,以某之見,此事不如暫時押後,待到固始局面穩定之後再議,如何?”

“只可惜許某已經等不到那一日了。”許望俠再度劇咳,赤紅的面膛也有漸漸轉白的趨勢。

“江烽,你給老夫一句準話!若是你喜歡小靜,那小寧、小靜皆嫁你也無不可,但小寧的平妻身份必須要保證,這是我許氏用我一條命以及以前對你的栽培扶持所換來的,如果你覺得現在你尚無娶妻之意,時間上可以由你,左右小寧小靜都還在熱孝期,短期內也無此可能。”

江烽只感覺到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在了自己身上,許望俠的話把他逼到了墻角之上,這等情況下他若是在峻拒就顯得太不近人情。

而且實事求是地說,許氏雙姝的艷色在淮南道也是聞名,娶妻娶德,娶妾娶色,許靜不去說,平妻介乎於正妻與妾之間,很難界定其定位,娶回家中會帶來什麽真還不好說,所以江烽才這般猶豫。

不過許望俠提到了時間問題倒是讓江烽心裏微動,時間可以改變一切,日後的事情誰又能說得清楚?

許寧和那舒州周氏訂婚也可以取消,更何況現在還只是一個口頭協議,雖然他並沒有這個時候就存著要毀諾的心思,但這種逼婚之議的確讓他很不爽。

“既是如此,我便允了,若無意外,便當如此。”江烽終於艱難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