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狂言(第2/2頁)

所有人都在掂量著這裏邊的分量。

八千蔡州軍主力,攜帶有大量攻城器械,其中必定有術法器械,而糧草不多,也就意味著他們會一來就發起全力攻擊,力爭最短時間內解決戰鬥,也就是說,如果從新息那支袁軍也匯合進來,一個騎軍負責協同,會有超過一萬人的步軍參與攻城,這對僅有四千多人的固始軍來說是何等巨大的挑戰。

緊接著崔尚又重點介紹了目前己方的軍隊力量以及城防設施的布置安排,也談到了固始軍最為擅長的蹶張弩和投石車準備情況。

江烽給了諸將一袋煙功夫的討論,他覺得這種討論可以讓諸將能夠更全面細致的了解當下的情況,現在既非隱藏實力,也非虛張聲勢的時候,什麽東西都要說透。

因為這一仗是無法回避的硬仗死仗,打贏了也未必就能安生,但打不贏肯定一起完蛋。

“好了,情況大致就是如此,後期還會有一些情報回來,但是估計在大的方面不會有太大變化了,蔡州軍有意隱匿了他們帶兵主將的消息,我估計這應該是一個策略,一方面是給我們施加壓力,讓我們內心恐懼,畢竟袁氏三駒和汝陽八柱的確都是聲譽鵲起的翹楚人物,他們在和大梁一戰中為他們自己掙得了榮譽,另一方面也未嘗沒有突出奇兵的意圖在裏邊,比如我們從袁文槐推斷應該是袁無畏掌軍,結果最後還突然冒出來袁無敵甚至袁無為,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這一點我們都要考慮進去……”

“這種可能性肯定有,而且很大,我們固始軍本身孤守一城,既無戰略縱深,又無回旋余地,只能硬抗,而這就給了蔡州軍以強打弱的最佳機會,尤其是在袁氏強者如林的情況下。”

楊堪還不太適應這種相對自由散漫的討論氣氛,在廣勝軍是決不允許這種探討式的軍議的,但是這位主帥顯然不做如此想,甚至很欣賞這種方式。

楊堪一句話就點到了關鍵處,蔡州軍圍城而功,恐怕就和蟻賊圍城攻城是兩種不同方式了,以袁家高手如林的情況下,多點開花,帶頭突破恐怕這是最見效的方式,只要一處突破,固始便可一舉而下,甚至可以節省很多不必要的戰損,這就是實力占優帶來的絕對優勢。

“七郎所言固然有道理,但是先前白陵有一點恐怕沒有具體講到,那就是我們固始軍在術法器械上的準備,恐怕要讓蔡州軍大吃一驚的。”插話的是鄧龜年,他是以錄事參軍身份參加軍議的。

“哦,龜年兄好像很有底氣?”楊堪吃了一驚,作為傳統的武將,沿襲了大梁的格局,楊堪對術法一道也不是很看重,雖然鄧龜年是他的好友,但是他不認為術法一道能夠在真正的大戰中發揮多大作用。

“來之前,我也沒多少底氣,但是來了之後,在博山邀請了我參觀材官所之後,我心裏就有底氣了,而且底氣十足。”鄧龜年的話語語氣有些誇張,但是他必須要這麽做。

這是固始城關鍵一戰,而且也是他來固始之後馬上就要面對的第一仗,在大梁那邊對術法一道的不重視,使得他也是有心無力,只能每日郁郁,而到了固始,一來就遇上這樣一個機會,哪怕是面臨極為危險惡劣的處境,但是越是這樣的環境,不是越是能顯現出術法一道的威力麽?

要讓術法一道從一開始就受到重視,那麽就必須在第一戰立威,確立絕對的影響力!

之前鄧龜年還有些擔心時間來不及了,畢竟無論是制作大型術法道具還是設立術法器械,不但需要資材,而且更重要的需要時間,而在這兩點上固始都很緊缺,但沒想到一來之後在參觀材官所之後立即就讓鄧龜年大喜過望。

不但羅真的性格和態度想法都基本一致,更難得的是羅真早已經在開始做了許多工作,而固始居然從南陽索要到了一批品質不俗的術法資材也將送到,這也給了鄧龜年極大信心,所以他才敢在楊堪面前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