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南陽(第2/2頁)

泌州即唐州,十多年前唐州改名為泌州,但老百姓更多的還是喊唐州,也是南陽兩州一府中的核心州之一,僅次於南陽府。

泌州也是人口稠密之地,七縣人口接近兩百萬萬,雖然無法和南陽府比,但是要比隋州人口多一半以上。

得到這個消息,江烽心中更是篤定了許多。

看到江烽目光中多了幾分喜悅,楊堪有些不解,輕輕策馬趕上江烽。

“二郎,我看你似乎對劉玄出任隋州刺史不但不意外,而且還有些高興?”楊堪皺著眉頭,“隋州條件遠不及泌州,泌州七縣,人口眾多,隋州僅有四縣,且泌州的方城扼南陽和荊楚進入中原要道,地理位置也遠勝於隋州,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隋州劉玄從泌州刺史轉任隋州刺史都是一個貶謫,以劉玄的心性,怎麽會接受?難道說劉同真的要對劉玄下手了?不太可能啊,不是一直傳言劉玄要接任南陽府尹麽?”

南陽二劉,雖然劉同是家主,且兼任南陽經略使和南陽府尹,但劉玄在外界的名聲更大,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劉玄在南陽勢力和地位就比劉同更強。

南陽劉氏自號詩書傳家,以德服人,雖然劉同和劉玄兩兄弟關系比較微妙,但若是希望兩兄弟齟齬甚至反目卻是不現實的幻想,若真是那樣,劉氏就是自毀名聲,劉家賴以持家的根基都要動搖了,那只能是兩敗俱傷,無論誰最終獲勝,結果都是會很失敗,這一點上劉氏兄弟應該很清楚。

那種兄弟反目煮豆燃豆萁的事例更多的還是發生在那些爆發閥族中,真正傳承已久的老家族這種情形還是比較少見,尤其是在家族中族老影響力比較大的情況下,就更不容易發生了。

“七郎,你是不是還要問,就算是劉玄出任泌陽刺史,也和我們沒啥關系,也沒有必要高興?”江烽笑著道。

“嗯,哪怕劉同和劉玄反目,也咱們沒太大關系,固始和南陽之間還隔著光州呢。”楊堪點點頭。

“正是這個光州才有意義和價值。”江烽微微一笑,“劉氏兄弟哪怕有些隔閡,也不會出什麽問題的,實際上我的理解,劉玄出任隋州刺史是劉玄和劉同達成了一個妥協,這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加入劉玄真的出任南陽府尹,那南陽才有可能出問題。”

“噢?”楊堪凝眉沉思,臉上露出一抹若有所悟的表情,“二郎你是說劉氏兄弟在劃分各自的勢力範圍了?”

“嗯,南陽府尹換來泌州刺史,劉同肯定是要給劉玄補償的,那申州肯定就要歸劉玄了,南陽府尹一職估計劉同是日後要留給他的嫡子了,劉玄素來外和內鷙,胸有城府,野心很大,但礙於劉氏家族傳統和自己身份,而無法一展抱負,上半年關中李氏出訪南陽襄陽,有意要拉攏南陽全力對抗大梁,劉玄就持反對態度,認為南陽和關中的利益並不完全一致,和大梁對抗不符合南陽利益。”

江烽的話讓楊堪也是精神一振,南陽雖然一直沒有參與過對大梁的出兵,但是南陽的底蘊卻是讓大梁頗為忌憚的,南陽府七縣,僅南陽一縣人口就超過六十萬,整個南陽府人口達兩百五十萬,在吞並了申州之後,整個南陽劉氏控制下地盤達到三州一府,人口接近六百萬,已經快要達到大梁的一半了,而且南陽自李唐建國以來一直未遭大的戰火,經濟富庶,術法昌盛,極具戰爭潛力,這也是為什麽關中不遺余力的拉攏劉氏的主因。

看見楊堪的表情,江烽心中也還是一嘆,這些家夥還沒有擺正位置,還在以大梁軍官自居,雖說這需要時間來改變,但是日後自己還得要好好琢磨一下,用一些潛移默化的手段來改變他們的觀念意識。

對這一點,江烽倒不至於狹隘到心存芥蒂,但是未雨綢繆提前做起還是很有必要的,否則這種觀念始終不扭過來,在很多戰略部署和決策時,就會下意識地受到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