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山外山(第2/2頁)

“三郎,坐吧。”

廳堂裏人不少,杜立坐回屬於自己的位置上,臉色平靜。

該說的都說了,張越這個家夥口才不錯,但杜立敢肯定,這些話多半都是江烽授意的,張越雖然武技不俗,但是在這方面的頭腦比江烽那家夥還差得遠。

“大家夥兒都議一議吧,沒想到咱們這北邊已經安寧了十多年,這一起波瀾便是高潮叠起,看得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啊。”老者雙手扶在胡椅的扶手上,有些疲倦的道:“照說這北邊的事情,我們杜家不該去參與,可是三郎也說得對,我們不主動參與,日後恐怕就要被動參與,主動參與要比被動參與好,可我們得搞清楚,我們該怎麽個參與法,該參與多深。”

“三郎,不如你先說說你的看法,畢竟這固始軍最早也是找上你來著,而且你不也是幫了他們一把麽?”坐在上首僅次於老者的一名披甲老者撫摸著頜下長須,淡淡的道。

“舅父,我想我已經向父親和舅父稟報過了,當時事出突然,如果我們不及時介入的話,蔡州袁氏一旦控制了整個光州,那對我們的北面就真的威脅很大了。”杜立神色不變。

他知道這位舅父大人還在對自己派兵增援固始耿耿於懷,如果是自己兩位兄長,只怕他就要拍手叫好大贊特贊了吧。

“三郎,就算是蔡州控制了整個光州又怎麽樣?我們控制住三關天險,他們能奈何?更何況,蔡州袁氏和大梁已經是死敵,他們能有多少精力來謀我們?你太危言聳聽了,三郎。”坐在杜立旁邊的青年男子連連搖頭,“被人家隨便一嚇唬就昏了頭,現在對方更是獅子大開口,簡直是敲詐勒索了。”

杜立臉色變得陰沉下來,批評自己的是大哥杜珅,也是家族裏自己最大的對手,自己的每一舉動都能引來對方的反對,但是也得承認,這家夥的確有些本事,每一次都能找出合理的理由來打壓自己。

“是啊,大哥說得對,三郎,這一次你太唐突了,黃州和蘄州的局面還不穩定,我們杜家現在還是更適合韜光養晦,積蓄實力,以待機會。”斜對面的青年男子搖著折扇也插上話來。

對這一位杜立就沒有像對剛才杜珅那麽客氣了,杜立輕輕地哼了一聲,“韜光養晦?我們已經韜光養晦這麽多年了,現在是世事如棋局局新,我們不及時改弦易轍,恐怕下一步光申二州的局面就會輪到我們杜家頭上了。”

“放肆!妄言!”披甲老者勃然大怒,一拍扶手,“三郎,你這是在詛咒我們自己麽?”

“舅父,何出此言?”杜立也知道如果自己在這麽畏手畏腳,只怕這一次自己又要成為墊腳石了,語氣也開始強硬起來。

“我的話哪裏有問題?蔡州袁氏的風格大家有目共睹,他們近十年來的表現歷歷在目,反水大梁,虎口拔牙吃掉南陳州,連大梁都在他們身上栽了筋鬥,然後就是結盟背盟一口吞下光州,舅父你是覺得我們杜家比大梁更強?還是覺得三關就是天險無人能克呢?”

“陳州一戰,蔡州已經表現出了他們強大的術法攻擊力,恐怕絲毫不比我們南邊差了,而他們軍隊的戰鬥力與我們杜家軍隊相比,哼,不用我多說!這種情況下,誰敢說他們不想把手伸向黃州?更何況剛才二兄也在說黃州局面還不穩,什麽原因導致黃州局面不穩?可看看人家袁氏的做法,南陳州才落入袁氏手中多久?現在光州一下,袁氏就給了南陳州士紳們足夠的利益,那舅父覺得黃州的本土士紳會不會心動呢?”

杜立的話直指問題核心,讓披甲老者臉色驟變,牙齒也是咬得咯咯作響,但是他對對方的指責卻又無法反駁。

黃州入杜家之手,本來還算平穩,但是他縱容家奴搶占了黃陂熟地三千畝,又奪下湖沼十余處,立即引起了地方士紳的強烈反彈,甚至引發了叛亂。

後來叛亂雖然被鎮壓下去,但自此黃州本土士紳便與杜家關系惡劣,一直未能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