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招攬,熊虎(第2/2頁)

現在江烽邀約自己到固始去闖蕩,未嘗不是一個機會,昨日裏自己也曾去征求過族中座師的意見,座師雖然說自己路自己決定,但是也還是很含蓄的表明了自己留在汴梁機會不多,還不如跳出大梁這個圈子,另尋機會。

想到這裏,楊堪心中也是主意暗自打定,富貴險中求,只要大梁決定對蔡州開戰,自己便去那固始搏一回。

“二郎,我來替你介紹一下咱們汴梁城裏的英傑俊彥,郭泰不用說了,你都教訓了他了,這一位是丁滿,這一位是鄧龜年。”楊堪替江烽介紹站在他身後的兩人,丁滿虬髯戟張,虎背熊腰,個子不算高,但是卻格外敦實,寬臉橫頰,很有點兒熊虎之士的味道;而鄧龜年則是身材頎長,面容清瘦,居然是穿了一身道袍,但一看就知道不是修道之人,大概是一個崇道者。

“幸會,幸會。”江烽對汴梁城裏的情況所知的確不多,雖然經過常昆和崔尚的惡補,大略知曉了目前大梁的政治格局,但是也僅限於一些較大的體系。

對於像楊堪這樣的年青一代,他了解並不多,尤其是這些人大多是汴梁城裏不得志者,要麽是庶出子弟,要麽就是貧家白身,或者就是大梁內部鬥爭的落魄者。

偌大一個汴州,僅僅是汴京城裏人口就有近百萬,加上周圍各縣,人口超過一百五十萬,城內魚龍混雜,大梁內部政事堂代表的政府體系和崇政院代表的軍事體系,各派人馬也是盤根錯節,這也是一個政權龐大之後的必然結果。

像周遭的河東晉地、淮北、淮南以及關中和南陽,也不比大梁這邊好多少,反倒是像蔡州這樣的新興勢力,或者像泰寧和河北三鎮那種純粹是軍事體系來作為政權主導的地方,鬥爭傾軋還沒有那麽嚴重,只不過這些地方往往都在綜合實力尤其是潛力上遠不及這幾家。

其他還有十來人人大概是在身份上不及這幾人,站得稍微開一些,不過江烽倒是沒有忽略這些人,在和丁、鄧二人握手寒暄之後,江烽又把目光轉向這些人,一邊道:“七郎,這些都是你的朋友吧?能不能介紹給我認識一下?我來汴梁,久聞汴梁人傑地靈,就是想要多結交一些朋友呢。”

站在一旁的常昆和崔尚二人都是相視而笑,都已經琢磨出江烽的意圖了,這家夥已經開始鋪路了,先把關系敘上,一旦大梁這邊真的如他所願,只怕就要正式招兵買馬了。

楊堪也一樣明白江烽的意思,不過外圍這一群人的水準和身份都要略遜,但對於江烽來說,哪怕是像楚齊、陳實這樣的鍛骨期武者都是難得的人才。

尤其是這些人年齡都不算大,年少者不過十七八,年長者也不過三十出頭,可以說都是正當年,而且更重要的這些家夥大多都是軍門子弟,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軍營基礎,只要能到固始,稍加熟悉就能派上用場,對這個時候的固始來說,那都是雪中送炭的人才。

江烽先前和郭泰、楊堪的大戰也還是讓這群人對江烽的觀感大變,最初他們都對江烽還是心存了幾分心理優勢的,畢竟是鄉間小縣來的,就算是有點兒實力,但在這汴梁城裏,是龍你就得盤著,是虎你也得臥著,並沒有太打上眼,也就是聽楊堪誇贊,加上常昆和崔尚的有意吹捧,來看看熱鬧。

一直到江烽和郭泰大戰,赤手破了郭泰的金剛不壞身,緊接著又與汴梁城裏也算是小有名氣的楊堪楊七郎戰成了平手,而且還是在用一柄再普通不過的狹鋒斬馬刀挑戰楊堪冰王戟的情況下,就不能不讓他們刮目相看了。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就知道,江烽也正是憑借他和郭泰、楊堪二人的一番大戰,才算是真正贏得這幫人的尊重和認可,也才有了招攬這幫人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