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集 第十章 大乘般舟三昧法(第2/3頁)

接下來幾天,每到午後他就騎著那匹烏雲蓋雪前往白馬寺,廣欽便在那座禪院內相候,傳授老孟刀招。一套伏波刀只有六招,暗和卦理六爻生克變化,全是守禦的招數。

孟義山接連聽了五日的傳授,才勉強練成了第一招,直被老和尚視為蠢材。實則是這套刀法對走位和揮刀的配合要求太嚴,老孟資質僅能說是中人,能有這種進度已經算不錯了。

孟義山盡心揣摩“伏波刀法”,習練漸入佳境的同時,有伏波刀和盤王刀互作印證,盤王刀法上的修為也是一日千裏,全力揮刀會迸發刀罡,幾乎達到了刀起風雷動,乍一瞧來已有了雲敖的數分火候。

朱安也在寺裏待了五天,伊王回府後對外宣揚的是小王子被異人看中,帶去學武,三年後自會歸還。

除了朱安的生母陳妃,余者都給伊王瞞過。

老孟閑暇下來還會陪著小朱安解解悶,教導一下這個小徒弟。小王子每天能見到老孟這個師父,初來時那種想家的心情漸漸淡了。只是有時夜晚入睡後還會喊著母親,眼裏帶著淚花。每到此時廣欽方丈就會走到這個侄孫的床前,替他掖好被子。

朱安也在學刀,還是孟義山所教的那些基本功,廣欽只是督導他識些文字,便任由他在禪院裏自行玩耍。

經過幾次接觸,孟義山摸清了廣欽老和尚喜歡字畫書法,尤其是王摩詰的畫和米元章的字。

老孟請教了嚴先生,求他代自己重金搜羅來王的兩幅“長江積雪”和“伏生受經圖”。有了這兩幅寶貝,又去老尚書那裏抄家一樣搜刮,找到了一份米元章的“蜀素帖”。

看著老尚書如同被割肉剔骨一樣的神情,孟義山心生不忍,口說:“舅公!你看哪個名家字畫好,老孟出錢替你買下,拿你一幅,賠你三幅,別跟死了老婆一樣。”

何尚書猶自不舍,心道:“比死了老婆還難受。”招架不住老孟志在必得,被他半要半搶的給取了去。

老孟將這三件書畫重新裝裱,畫軸用玉制,裝入錦囊。選了一日天氣晴朗的時候,攜帶到了白馬寺。

一見廣欽的面,老孟就把這三卷畫軸取了出來,恭敬的遞過去。

老方丈打開其中一幅,一看是“伏生受經圖”,畫風疏密結合,正是王摩詰的真跡。

當下愛不釋手,反覆觀瞧了多半晌,才恢復常態。

孟義山笑著說道:“這是徒兒孝敬給師父的一點薄禮,雖然拿不出手,也是老孟的心意,師父將就收下吧!”

廣欽也不矯情,知道這個徒弟有錢有勢,有地方搜求。難得他一片心意,就順水推舟的收下了這三卷畫軸。

等打開另兩卷,“長江積雪”還好,看到“蜀素帖”,老和尚呆住了。

孟義山見他神情有異,奇怪的問道:“師父,怎麽了?”

“昔年故物,昔年故物。”廣欽念叨著,眼光略顯迷蒙。

“這畫是你的?”老孟張大了嘴。

廣欽手握著佛珠,表情有些痛苦的回憶道:“那是建文二年的時候,殿試結東,我接見新科前三甲,見裏邊一個何姓進士奏對得體,文辭暢達,心喜他的人才,就把帶在身側把玩的‘蜀素帖’賞了出去。”

老和尚搖頭悵然道:“事後我為此還懊悔了好久。你是在何處得到這‘蜀素帖’的?”

孟義山決計不說實話,笑著說道:“哈哈,街上買的,大概是那老頭死了,那家人拿出來賣了換錢花。”他打著哈哈。

廣欽嘆了口氣,說道:“後人不肖。”

老孟訕笑著,心道:“老子拿來孝你了。”

廣欽方丈將三軸畫卷珍而重之的收藏起來。“蜀素帖”能回到他手上,這讓老和尚十分高興。

少頃習武之時,廣欽指點起老孟不耐其煩,迫著他反覆運使伏波刀法,每一式劈斬,每一招的腳步,都要求做到盡善盡美。直到孟義山汗透重衣,以刀拄地再也練不動的時候,老和尚猛的對老孟發動了攻擊。

廣欽大袖一揮,沉重的袖風一擊就將孟義山打得離地飛起,翻滾出好遠跌在地上,嘴邊都溢出了血絲。

孟義山頭腦一昏,還來不及反應,廣欽的身影迅捷的就移到了他的身邊,一掌向他胸前拍去。沉重的掌風表明和尚是來真的。老孟勉強一個側滾,“嘭!”和尚的掌力將土地打出道淺坑。

老孟的身上,頭臉上全都是上,開口剛想叫罵,和尚的袖子又卷了過來,勢道飄逸好似流雲飛舞,將老孟偌大個身軀裹得高高飛起,在空中轉得頭暈眼花,“碰”的一聲砸在了地上。手中寶刀都甩飛了。

孟義山虎吼一聲從地上爬起,兇性發作!什麽建文帝老方丈,他都拋到了腦後。揚起鐵拳重重的擊向廣欽方丈的胸腹,老和尚原地佇立,硬生生受了孟義山連環三拳,毫發無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