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 第十三章 武道中的王道(第7/11頁)

軒轅和歧富都為之一呆,事實確如木神所說,此刻的天下,經過神族幾千余年的演化,無論是人類的智慧還是戰爭方式及其他各方面,都得到了飛躍性的發展,光是戰爭的工具發展也讓人頭大,還有各種武學的發展,使得天下間能人無數,也正因為如此,神族才無法再繼續控制整個天下而四分五裂,試問誰還能自認有重新一統天下的力量呢?

“成事在天,謀事在人,盤古大帝的偉大是在數千年前人類的背景之下,每個時代都會有傑出之人才的出現,先有女媧大神,再有伏羲大神、太虛王母、天帝據比……這群人的武功、智慧自不比盤古大帝遜色,甚至更高,那是因為愚民在發展,智者也在發展,這是同步的。我們自不能說智者於此時便已止步,我相信只要能夠把握時機,不斷進取,盤古大神的一統並不是一種虛妄之談。任何事情需靠機緣,靠時勢,在天時、地利、人和相助之下,沒有開創不了的奇跡!”軒轅自信地道。

木神的眸子之中閃動著異樣的神彩,似乎被軒轅的侃侃而談打動了。

“空口之語,無濟於事,這個世界相信的只是實力,相信的是事實!到最後,一切還得依憑武力來解決,難道不是嗎?”木神深深地吸了口氣道。

“對,木神所說極是,但這需要一個過程,如果我現在擁有平定天下之力,何須坐於此地與木神相談?我大可揮軍南攻三苗,東並少昊,北征鬼方,西平各大小部落。是的,我此刻沒有這等實力,卻不代表我永遠沒有。雖然這個世上武力極為重要,但智慧更是必不可少,武者造亂,智者取亂,在四方皆亂的情況下,惟智者能遊刃其間。何況,以武服人終非最佳途徑,若想天下太平,需武德兼備,缺一不可。我還年輕,但我卻必須從眼下的每一刻做起,不積蛙步,無以至千裏,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耐心加信心。雖然此刻木神當我是癡言狂語,但卻不能不承認世事變幻無窮,明日之事誰又能知?”軒轅絲毫不讓地道。

歧富的神色間閃過一絲興奮之色,顯然對軒轅這一番話大感贊賞。

木神神色也逐漸緩和,淡淡一笑道:“年輕人說得好,我相信你異日定會有所成就。不過,你卻要小心一點龍歌,那也是一個智慧超人的年輕人,終有一天,你們的相遇將會是一場艱難的大戰!”

“龍歌?”軒轅訝然反問道,旋即又道:“木神見過龍歌?”

“沒有!”木神立刻否認道。

“那外面怎會傳說龍歌前來谷中見過前輩?而前輩又怎知龍歌是一個什麽樣的人物?”軒轅反問道。

“正因為我沒有見過龍歌,才知道他絕不是一個簡單的人!”木神吸了口氣,認真地道。

“哦?”軒轅微訝。

“如果我所猜沒錯的話,龍歌此刻已經到了熊城!”木神語破天驚地道。

“龍歌已經到了熊城?木神何以作出如此猜測?”軒轅不由得心神一震,他也隱隱感到這件事情的可能性。

“因為外界傳聞龍歌來了我這裏及我與龍歌母親的關系都是龍歌親自讓人傳出去的,而他兵分三路回熊城,其實全都是幌子,包括這次護送他回熊城的人都不知道他的行蹤,皆在相互猜測龍歌的行蹤。由於三隊人馬都不能相互聯系,也便沒有人知道龍歌在哪一隊人馬之中,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龍歌不在三隊人馬的任何一隊之中,而是已經化裝獨自行動,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這三路人馬所吸引,也就忽略了龍歌獨行的可能性!”木神分析道。

軒轅不語,其實,他在與聖女談話之後再聽到龍歌兵分三路的消息,也隱隱地猜到有些不對勁,因為龍歌之所以召回這些分散在各地的高手,主要是想應對有熊族內部的亂子,而不是防備三苗和鬼方等高手。因此,他根本就沒有必要讓這些人護送。人多反而目標更大,會成為累贅。此刻木神如此一分析,的確是言之成理。

“木神怎知道龍歌不在這三隊人馬之中?”軒轅不由奇問道。

“這是我得到的消息,我在崆峒之時,龍歌自西昆侖王母國歸來,曾奉王母太虛之命拜見仙長,而後我便注意他了,只是我並未真正查知其行蹤!”歧富插口道。

軒轅大訝,卻沒想到這件事情卻是歧富所查,倒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不過,他也更不會懷疑,因為歧富絕對不會騙他。

“你心中一定覺得奇怪,我為什麽會提醒你龍歌的存在,因為他是我的侄兒,我卻絲毫不對他偏袒,是嗎?”木神似乎看出了軒轅心中的另一個疑問,反問道。

軒轅一怔,坦然地點點頭道:“的確有這個意思。”

木神不以為意地笑了笑,因為軒轅的話算是極為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