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感應(第2/2頁)

疲倦翻湧而上,他很想就這麽大睡一場,不過他還是支撐著,維持似醒非醒的狀態。

五方通靈符的效力依然在持續,將周邊生靈的動態傳導入心間。不知不覺,余慈的神魂感應開啟,以他本人為中心,一組巨大的“同心圓”鋪開,中央的微光閃爍,驅動外圍“圓環”,像是雨後湖面,向外擴張。

一向內,一內外,兩邊的感覺交疊,事情發生了很奇妙的變化。

五方通靈符所捕捉到的周邊生靈信息,經過“湖水”的沖刷過濾,愈顯得層次分明。經由這麽一回,那些概略的氣息源頭,也就是周邊的飛禽走獸倒似在心中活過來一般,栩栩如生:跳躍的麻雀、奔跑的野兔、飛翔的雪雕——這些形象也許混雜些了想象,但卻是非常有趣的體驗。

而“湖水”的範圍,則在五方通靈符符法效應的牽引下,迅速擴張。

感應本身就是一個主動和被動雙向進行的過程,余慈的神魂感應主動範圍有個限度,但是他接收的信息,卻被五方通靈符給放大了,這從另一個角度擴張了他的感應極限,余慈所能感應的範圍一下子擴大了兩三倍,接收的各類信息則是十倍、幾十倍地增長。

信息越多,感應的層次越豐富;層次越豐富,理智的判斷越精準;判斷越精準,感應範圍內的天地也就越顯得清晰明確,然後會有更多更細致的信息湧進來,重新進入這個流程,不斷在心中構建完善外部世界的映像,形成了一個極度向好的良性循環。

余慈前幾日發現了神魂感應和五方通靈符結合,竟然會有如此奇妙的效果,所以每次練習結束,都會來這麽一手,感受其中的奧妙。

在這時候,他總是想起照神圖。

二者的感覺其實非常相似,只不過,照神圖的映照範圍要寬廣太多、清晰明確的程度也遠遠勝之;然而運用照神圖,終究是用心念和眼睛去觀察,也不明白裏面的機理,總隔了一層。好像是請朋友幫忙,做得固然極好,卻不明白他究竟是怎麽做的。這般下來,十次百次,也不是自己的能耐。

而神魂感應和五方通靈符結合,反饋的信息簡潔又直觀,可以更直接地作出反應,且更重要的是,這是屬於他自己的能力,不需要外物的幫助。

要是將兩邊結合一下……

正思緒飛揚之時,有一個異常的感應反饋到心間。這時就看出神魂感應的敏銳和直接。

目標高速飛掠,發端於五裏之外,已是他此時神魂感應的極限,出現的瞬間,便映在他心中,等迫近了一裏距離,其大致形態輪廓就已經成形,再靠近一些,便連目標時刻變動的周邊環境,包括山風草石鳥獸等諸般元素都能隱約做出判斷。

此時余慈心中,像是鋪開了一個範圍狹小、映像模糊不清的簡易版“照神圖”,可是這層圖像卻是完完全全根植在他心中的,裏面每一個變化,都能引起他直接的反應。

目標越是靠近,越是清晰。

在先前神魂感應範圍擴展豐富的過程中,余慈對他本人附近的環境已經做出了足夠且明確的判斷,有了更準確的把握。當目標進入這個明確的範圍,“色彩”便一下子鮮亮起來。

“不是善類!”

余慈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做出這個判斷,而在判斷成為清晰的念頭呈現在心中之前,他的身體已經動了。

取劍、發力、移身、飛躍,余慈從小谷山壁借力而上,像一縷輕煙,轉眼便躍出谷口,又直上十丈高空。霧化……不,也許就是那半山蜃樓劍意催動,劍氣破空,發出“嘶”地一聲輕嘯,和他的動作配合得分毫不差,他上空十多丈,一只飛鳥高速飛行,恰從這片區域經過,劍氣掃過,飛鳥一震,身子登時下挫一大截,雖是再度振翅,朝遠方飛走,但飛不過裏許,便一頭栽下。

劍氣揮出之後,那層次豐富、色彩鮮明的神魂感應世界轟然破碎,余慈再無法維持那奇妙感應,五感六識盡都恢復到正常狀態。然後,他的肉眼便看到了目標的真實外觀。

一只烏鴉?

余慈不明白自己為什麽作出“不是善類”的判斷,而且此物和他神魂感應的形象也有一些差別。

是判斷不準?

余慈身子本就疲憊,又一口氣沖上谷頂,遊空發劍,力氣早已用盡,只能看著烏鴉落到山那邊去。

輕巧落地,余慈擡頭,正想著是不是過去看看,卻見山嶺那邊,一道人影飛出來。見到那人身形,他極是訝異:

“解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