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消失的雲夢(第2/3頁)

步金山小世界與神釜岡小世界的規模差不多,但論打造手段之高超,步金山小世界可要差遠了。昆吾洞天的規模也不小,但虎娃打開它之後,卻發現那裏的上古仙家早已不在,就連洞天環境都已經歷過一次崩潰,可見還是當初鑿建時留有缺陷。

所以虎娃也不著急,看著玄源如此開心適意,兩人就一步步打造自家仙宮。開辟仙家洞天的同時,他們當然也在關注著伯禹治水的進展。變化每天都在發生,最明顯的就是兩人周圍的雲夢巨澤。

長達十余年的洪水泛濫,再加上劈開巫雲山引巴原洪水下行,大量的泥沙淤積,雲夢巨澤的面積已減少了三分之一,很多地方的湖底都露出了水面,甚至連接成片。在伯禹制定的治水方略指導下,周邊各部民眾疏浚水道、排除內澇,造出了大片沃野良田。

按照這個趨勢,雲夢巨澤的面積還將持續縮少,在兩千年後,恐怕世間就不會再有如今的雲夢巨澤,而成為周邊各部民眾安居的良田沃野,只在低窪以及幾條支流匯入大江處,留下一片片湖澤濕地。

這場大洪水對中華各部民眾而言,當然是前所未有的滔天災禍,但災禍過後也是後人之福。伯禹治水是順勢而為,利用地形地貌的變化,率各部民眾改造出了更適合安居的家園,包括大江中下遊平原與大江三角洲平原,而當時最重要的,就是後世所謂的湖廣平原。

在很多、很多年後的後世,有一句俗語叫“湖廣熟、天下足”。而湖廣平原就是雲夢巨澤消失後留下的良田沃野,是物產豐饒的魚米之鄉。

巴原的東海也會在兩千年後消失,化為大江兩岸的良田沃野。後世之巴原,亦被人稱為“天府之國”。無論是湖廣平原還是天府之國,奠定的根基都在伯禹治水之時,此乃千秋萬世之功。

湖廣平原和天府之國不是在一天出現的,雲夢巨澤和巴原東海也不是在一天消失的,有一個長達兩千多年的逐步改造與開墾的過程,也是歷代先人不斷努力、而留給後世的禮物。

在大江河道兩側,尤其是相對低窪或是與支流交匯處,仍留下了大片湖澤濕地,這些地方仍不太適合開墾,它們有助於行、蓄洪水,是天然的水庫。包括在巴原東海消失後,大江水系仍留有很多這樣的湖澤,可以發揮調節氣候、生態與洪水的作用,達到某種均衡。

在兩千多年後,再有兩千多年,各地人煙已相當繁茂,又有後人過度占據濕地、圍湖囤田,則會打破這種均衡,對氣候生態以及防洪抗旱帶來不利影響,那又是另一回事了,與當年的伯禹無關。伯禹所為,在當時來看,是為後人打下了享受豐足的基礎。

在上古時期,大江流域及雲夢巨澤一帶被稱為南荒,大江以南甚至成為罪民流徙之地,因為在中原各部民眾看來,那裏雜樹叢生、丘巒起伏,氣候濕熱且多有癘瘴,是偏遠險惡、不適人居之地,至少不適合大規模的人口安居。

但大洪水以及治水改變了這一切,使南方很多地方不再險惡,生存環境也變得舒適,為大規模的人口遷徙與定居繁衍創造條件。這也意味著中華實際疆域由北向南延伸,伴隨著城廓村寨的興建、中華教化的推行。

當年伯禹離開巴原後,沿著大江原路走了回去。他並非崇伯鯀那樣修為高超的真仙,也不可能以分化形神之身去各地治水,是赤著腳親自走遍了各部,從蠱黎、飛黎、三苗、山黎、木黎、器黎到百越,然後渡江來到北岸,又穿過原共工大部的相柳部等地進入重辰,歷時兩年有余,基本解決了大江流域的水患。

治水以及建造家園之事當然未完,僅僅是湖廣平原的開發都將持續兩千多年呢,但那已是歷代後人要去做的事情了,在改造與適應中去改善自己的處境。

天子重華按照承諾,在伯禹成功劈開巫雲山、得到大江兩岸各部支持後,便正式任命他為中華治水之臣,並封其為朝中司徒大人。

如今距伯禹領命治水,時間已經過去了差不多三年。伯禹的治水計劃是由南往北,大江流域初定,基本上問題都已解決,下一步便是要治理淮水。淮水在江河之間,如今差不多可稱為淮澤了,大片湖澤甚至蔓延到了江河流域,也分隔了天下各部。

若淮水流域得不到有效治理,各部融合、炎黃歸流恐怕就會成為空談,天子治下的核心疆域中原,也與天下其他各部往來交流受阻。伯禹離開重辰部之後向東北方向進發,渡過淮澤來到了彭鏗部的領地,彭城城主羋連大人恭謹迎待。

伯禹治水每到一地,都要將《五刑》、《五教》、《九德》之典刻在人煙聚集處的樹幹上,並向民眾宣講。劈開巫雲山往回走、正式治水的時候,又多了一件事情,就是命各地君首派官員記述臯陶之典,立於盟約並在領地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