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章、水火不容(上)(第2/2頁)

人類社會的生活離不開火,火可用於加工食物、煉制陶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後世史學家將人類從原始社會走向文明社會的過渡,劃分為石器時代與青銅時代,是以發掘的上古遺物中有代表性的器物命名。

但實際上如不僅是看殘破的遺跡,而是還原當時的生活場景,人類逐漸走出蒙昧時代,實際上是伴隨著對火的運用。學會了生火驅趕猛獸、加工食物、照明取暖,代表了智慧的光輝被點亮,就像無邊黑暗中的那盞燈光。而陶器的出現,則是逐漸走向文明社會的標志。

火正這個官職最早主持祭祀,後來逐漸又演化為管理世俗生活。到了如今,掌管國中祭祀的是歷正宮,“火正”早已只是可有可無的虛職,但祝融這個封號卻被重辰部君首繼承。

至於“共工”,與“祝融”一樣,是另一個赫赫有名的封號,代表著另一個強大的部族,其君首世襲“水正”官職。

人類脫離蒙昧蠻荒、脫離原始的狩獵采集,不再像野獸那樣生活,也離不開與水打交道。建立村寨、開墾田園、種植作物、飼養牲畜,都需要找到固定的水源,還要總結祖先留下的經驗、避開洪水的侵襲。

選擇既能很方便地獲得水源又能避開洪水的地方建立村寨,修築溝渠引水灌溉與排澇,這就是農耕文明的基礎。人類最初有組織的工程莫不與水有關,遠行遷徙需要渡過河流,造船筏、架橋梁都需要共同協作,在協作中形成社會組織。

水正之職,掌管天下水事,其實就是管理工事,負責各種大型工程以及生產勞作的組織與實施,地位之重要不亞於火正。到了如今的天子朝中,“水正”亦早已是虛職,但共工這個封號卻繼承了下來,同時還是一個部族之名。

重辰部與共工部,僅看他們的君首所擁有的封號,就顯得水火不容,而實際上的關系也確實如此。更微妙的是,當初重黎的“祝融”封號與“火正”官銜,其實是在顓頊帝年代,從炎帝後裔那裏連同領地一起奪來的,這算是一種世仇了。

如今他們的領地位置都在中原以南、大江北岸,重辰部居西、共工部居東。

這兩個強大的、相互之間有矛盾的部族聯盟領地相鄰,又在相對偏遠的位置,不能說不是中華天子有意為之,形成了一種制約關系,從而誰也不會對中華腹地造成威脅,同時也是鎮守南荒的一道屏障,使九黎諸部難以再作亂。

但如今的形勢又有了微妙的變化,天子帝堯派丹朱南巡,首先經過的是共工部的領地,居然將共工部拉攏為盟友。所謂盟友的意思,就是在將來天下各部君首共推天子時,他們支持的人選應是丹朱。

後來丹朱又去了九黎之地,收服九黎完成了結盟,過程就不必多說了,虎娃已親身經歷。聽完這些涉及遠古傳承的復雜背景,玄源又微微皺眉道:“丹朱能與九黎結盟,過程我已知曉。但是共工部又為何能成為丹朱的盟友呢,難道是重華大人之智?”

玄源雖沒有見過重華,但聽虎娃的轉述,亦知此人絕不可小覷。虎娃卻答道:“我聽說共工部與丹朱結盟,可不關重華大人什麽事。

重華亦是顓頊後裔,就沖他這個身份,共工部也不會有好感。我後來聽到的傳聞,帝子丹朱到達共工部時,重華換了仆從的裝束,甚至根本就沒露面。

其君首帝江自許無敵,又久聞伯羿之威名,覺得有些不服氣,於是想與伯羿大人賭鬥。結果就不用說了,當然是帝江輸了,而且輸得心服口服,於是就成了丹朱的盟友。”

玄源只得苦笑道:“這帝江,倒是位好勇鬥狠之人,碰上伯羿活該他被收拾,但這麽重大的事情居然就這樣決定了,倒令人頗感意外。重華雖未露面,但未必沒有參與謀劃。”

虎娃:“我也是這麽想的。”

……

中華天使崇伯鯀在西嶺大人的護送下到達巴都,巴君少務率群臣出城三十裏相迎。無論是樊翀還是西嶺,事先都不知少務等三兄弟宴席上商量好的事情。崇伯鯀同時看見了虎娃和盤瓠,又知曉了他們的身份,不禁大感意外,同時又驚又喜。

這三位即將受冊封的國君竟能湊到一起來迎接他,不僅是給足了面子,同時也透露了很多重要的信息。話不必明言,就讓崇伯鯀以及此事背後的天子帝堯、重華等人自己去琢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