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邪修來犯(上)(第2/2頁)

但伯羿仍沒有立刻返回蠱神潭,他乘坐飛蜈繼續向蠻荒深處進發,誰也不知他究竟去了哪裏。有人猜測伯羿是在斬殺妖邪時受了傷,尋找隱蔽的地方去療傷了,也有人認為伯羿是在追蹤那些逃走的邪修。

因為飛蜈的緣故,飛黎部的大巫公飛黎赤應該知道伯羿的位置,伯羿停留在南荒某處,但飛蜈也搞不清他是為什麽。伯羿想做什麽事情,用不著向飛蜈或幾位大巫公解釋。而就在這個時候,盧張回來了。

盧張不知伯羿已斬殺了修蛇,他駕軒轅雲輦從巴原返回,還特意兜了個大圈子,打聽到丹朱正在蠱神祭壇附近、與幾位大巫公在一起,他便直接趕到營地中向丹朱復命。

盧張很慚愧,他駕雲輦持圭而去,卻沒有完成直接封巴君的使命,也就是說,巴君少務尚未正式與丹朱結盟。但盧張同樣立了大功,至少他是代表中華之國第一位與巴君正式接觸的使臣。巴君已經答應接受中華天子的冊封,只是要商談具體的細節,盧張還帶回了巴原各地的詳細情報。

盧張是丹朱南巡的隨行官員,他的功勞就是丹朱的功勞。既然丹朱率先和少務搭上了線,那麽以後在中華之國與巴國打交道的時候,丹朱也能掌握主動,相比他人更有優勢。

盧張匯報了此番巴原之行的經過,又呈上了他記錄各種信息的蜃光珠。丹朱嘉勉了他一番,粗略看過蜃光珠中的內容,又由重華仔細看了一遍。為了盡早落實冊封巴君之事,他隨後又命盧張攜帶蜃光珠趕回帝都平陽。

盧張的新使命,就是在朝中向天子帝堯報丹朱之功,重新收服九黎諸部、並派使與一統巴原的巴君少務接洽,使其皆歸於中華天子治下,這當然都是莫大功勛。九黎諸部的盟約已定,但巴君那邊的事情未完,天子帝堯還要正式派使商談冊封細節,並舉行儀式。

……

盧張走後,巴原無事,巴君少務正在等待中華天子正式派使前來。虎娃於彭山幽谷中閉關,而玄源返回赤望丘主持宗門。如果新年來巴原上說有什麽新變化,主要出現在兩個地方。

其一是赤望丘腳下的仙城,它已經不僅是每年才有一次朝聖者到來的荒谷,而漸漸發展成了一座真正的城廓。在少務擊敗帛室與樊室兩國的國戰中,有很多人都逃離了受戰爭波及的家園,更有民眾未等大軍犯境便提前遷走了。

白額氏各部的民眾,紛紛從各地匯聚到一起,拖家帶口攜帶著各種物資,跑到了仙城。他們不是為了朝聖,而是為了躲避戰禍。仙城遠離巴原腹地,路途遙遠崎嶇,就算有大軍進犯,也很難到達這裏。而且仙城離赤望丘很近,赤望丘也能為白額氏族人提供安全的庇護。

大規模的遷徙是艱難的,付出的代價也很大。巴原國戰結束之後,這些人也好不容易在仙城一帶站穩了腳跟,重新開墾田地建造村寨,便不想再遷徙回去了。仙城所在的地方足夠大,依托原先每年舉行朝聖的宮闕,漸漸形成了一座城廓。

城廓之外是大片新開墾的田園,周圍山中又出現了一些新的村寨,遷居到這一帶的白額氏民眾,總計有八千余人。這座城廓並非處於少務的治下,它太偏遠又太特殊,巴國管不到這裏來,基本上是依附於赤望丘的。

另一個地方是山水城。

山水城與仙城不同,它早年是被相君相窮封建,後來又得到了巴君少務的冊封確認,已建成了多年。可山水城又有與仙城類似之處,它們皆遠離巴原腹地,不論城主名義上是否由巴君冊封,但實際上卻是獨立行事,巴國管不到這裏來。

若山已擔任城主多年,其地位已相當於山水國的國君了,而山水城一帶也日漸繁華。加上周圍的部族村落,如今常年生活於此的民眾已超過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