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淵博的誤會(上)(第2/2頁)

鴻元已經等了兩個月了,壓在心裏的這塊大石頭此刻才算落了地,重新坐了下去呼呼直喘氣,瞬間仿佛都有些脫力的感覺。他只是王族中的旁支出身,仗著精明能幹,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可不容易。假如受牽連被召回國都,那便只能每年領些供養,從此在家閑居了。

鴻元喝了一口水,將氣喘勻了道:“多謝您帶來的好消息,也多謝您在國君面前的坦言。往後旦有差遣,鴻元自當盡力相報!”

西嶺擺手道:“其實你也不必謝我,是你自己處置得妥當,既沒有讓城廓在國中蒙羞,也沒有向主君隱瞞真相。”

鴻元:“實在慚愧,這夥流寇被誅、最終未能有一人逃脫,卻非我的功勞。”

西嶺:“城主大人倒也坦誠,我已聽村寶隊長詳細說了事情始末。若非一位國工大人恰好路過白溪村又進入了飛虹城,鴻元老友啊,你我今天就不能坐在這裏說話了!”

鴻元心有余悸道:“確實如此,所以我對那位國工大人深懷感激。”

西嶺:“聽說他根本沒有要飛虹城的任何報答,你送上的一盤黃金,他沒接,卻讓你用其中一半去撫恤義士和村民?”

鴻元點頭道:“是的,我便按他的意思辦了,並將此事公諸城廓。”

西嶺贊道:“你做得很聰明,這件事讓主君非常滿意!”

虎娃沒有接受那盤黃金,照說鴻元城主完全可以自己收回去,至於是否真的拿出一半撫恤義士和村民,他做不做都可以。但鴻元城主卻照辦了,甚至沒有私下減扣,而是將那盤黃金中的一半,足額如數地拿了出來做此用,並向城廓中的民眾公告。

這麽做當然很明智,但也不是很容易,換誰不肉疼呢?

鴻元終於露出一絲笑容道:“理應如此,這是我份內之事。風正大人,您熟知國中各種逸聞,可知那位國工大人究竟是誰?我欠他的人情太大了,卻連其名號都不清楚。”

西嶺輕嘆道:“不僅是你欠他的人情,主君也得感謝他,飛虹城滿城民眾都得感謝他。自繼承正統、重立巴國以來,百余年間所封賞的國之共工並不多,如今手持信物尚在世者,總共有四十九位,包括剛剛得此稱號的山水城城主若山大人。我曾詳細向村寶隊長詢問此人的形容相貌,諸國工中並無一人與之相符,實在不知是哪位高人啊。我聽說這位小先生在你府上住了好幾天,你珍藏的茶飲也是讓他給喝光的,心道你也許比我了解更多,還想問問你呢。”

在那樣的年代,想出人頭地往往必須有出眾的才華與本領。有些人出身尊貴,可以享受豐厚的供養,但想謀求高位並不容易。原因很簡單,沒有那個本事就幹不了!

西嶺出身平凡,並沒有顯赫的部族與家世背景,可是他能將國中諸事及各地逸聞都記得清清楚楚。比如相室國中有多少位國工、都叫什麽名字、據說長什麽樣子、多大歲數、是什麽出身、有何擅長,當有人問起時,他都能答得明明白白,甚至比掌管此事的共正大人還要清楚。

這在一個尚無成體系的文字記錄的年代,是多麽地不容易!所以西嶺既非境界高深的修士,出身又普普通通,卻能一步步得到重視與提拔,已擔任了國中的采風,恐沒有人比他更適合這個職位了。

鴻元城主見君使是西嶺,當然滿懷希望地想問清楚虎娃的身份,不料連國中最博聞強記的采風大人都是一頭霧水。他又不解地問道:“小先生的樣子確實太年輕了一些,但諸位國工大人中,就沒有年輕一輩的高人嗎?”

西嶺沉吟道:“年歲不大甚至尚未結親的國工,倒是有那麽一些,他們要麽是修煉了特殊的秘法,要麽是出身特別重要。很不巧的是,這些人要麽就住在國都附近,要麽經常來往國都,我恰好全都見過,與村寶所說的那位小先生皆不相符……只有一位國工,年紀輕輕卻修為高超,而我亦未曾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