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誤國誤民(第2/3頁)

只要沛公離當了大丞相再去推行求和之策,這一切便與自己無關,梁天子這點心思自然瞞不過沛公離。

梁天子這是要把沛公離推出來承受天下人的唾罵。

然而沛公離沒有猶豫多久。

“臣願意。”

受天下人唾罵又如何!這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大位!

時值深冬,大梁送上十萬兩黃金,數百萬兩白銀,並綾羅綢緞珍珠無數,向西戎王賜予漢中求和。

一時沛公離的名字等同於奸臣佞臣賣國賊,百姓都在唾罵他的無恥。

然而西戎王答應了,果然駐紮在馬山邑的大軍撤回了漢中平原,沒有南下的計劃。

大梁危局已解。

經此一事,梁天子也徹底不問朝政,大梁一切政務都由大丞相主理。

大梁的朝堂迅速分成兩派,一是沛公離為首的大臣,一是以趙吉章為首的大臣,每日都爭執不休。

然而梁天子不理事,最終政令還是按大丞相的意思下達。

一個賣國賊擔任大丞相,氏族不服,百姓憤懣,整個帝京風波雲詭。

隨著西戎收兵,整個天下仿佛都安靜下來了。

彼時北疆大雪皚皚。

“昨日慶王又派人來求糧,且他出不起價,我已是半賣半送的價格了。”宋鳳林窩在劉湛懷裏看書,忽然想起這事。

劉湛捏著煙杆,聽罷也是蹙眉。“高州是個問題,如今大梁割讓漢中,高州已成名副其實的孤島。”

沛州還有中原源源不斷的供給,高州的境況要艱難得多。

這個冬天慶王多次派人來漢國求糧,高州生死存亡之際,為免劉湛落得殘暴無情的罵名,宋鳳林還是慷慨的以低價賣了兩次糧食。

有道是救急不救窮,長此以往也不是辦法。

“高州在慶王手中毫無意義。”劉湛眼中具是無奈。

慶王想要再起已經沒有可能,不過是靠漢國接濟苟延殘喘罷了。

宋鳳林明白劉湛心中所想,拿下高州不管是對高州百姓還是漢國都有利。

“不要再賣糧食給他了,要慶王做個決斷吧。”劉湛下了決定,如今慶王也走投無路了,該是時候有個了結。

“一國沒有二王,若慶王降漢,你作何安排?”宋鳳林問。

劉湛漫不經心道:“先派小連與張泰寧接觸,只要慶王願意放棄王位和兵權,我會善待他一族。”

但是慶王這個人是決計不能留,要名正言順的拿下高州又除掉慶王,這個事情還需計劃一番。

“西戎王為什麽不拿下高州?”這個問題宋鳳林一直想不明白。

對於西戎王而言,拿下高州就是順手的事。

劉湛一笑撂下煙杆把宋鳳林往身上帶,讓他跨坐在自己小腹上,兩人面對面。“想知道嗎?”

軍事上的事情向來是劉湛的強項,很多時候宋鳳林有直覺,但不敢下定論。

“那是因為西戎王特意留著高州攔住我。”劉湛凝視著他,那漆黑如深淵的雙眸裏早就看透了漢中局勢。

這西戎王不是簡單的人。

“明年西戎還會南下,梁天子割讓漢中苟且偷生安逸不了多久。”劉湛篤定道。

西戎王為何特意留著高州攔住漢王?

懼怕漢王手中的強兵嗎?

自然不是!

西戎王也是雄主,怎會懼怕一支從來沒交過手的軍隊?唯一的可能是西戎王圖謀更大,他不想漢王來插一腳壞他大事。

由此劉湛斷定,西戎王必定會南下入中原。

經劉湛點撥,宋鳳林也看明白了西戎王的意圖,心中也是驚訝。

西戎王跟他們經歷過的對手都不一樣,此人有勇有謀,且手中有一支百萬之數的強兵!

大梁若舉全國之力,迫使世家配合禦敵,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大不了玉石俱焚。

然而這最後一條路被沛公離斷了。

宋鳳林嘆息。“沛公離此人,誤國誤民。”

“在瑞昌救下他時,我就瞧出此人野心極大,一個不折手段的庶子,在他眼裏沒有是非黑白。”劉湛不欲多說,伸手撥開宋鳳林胸前的發絲,解了龍袍上的帶子。

劉湛只字不提沛公離曾經動了不該動的心思,這也是他只利用沛公離,從來不放在身邊重用的原因。

他怎能放一個蛇蠍進來攪得內外不寧。

這一點,劉湛一直很能管得住自己。

況且一個宋先生就已經占了他的全部,哪裏還有地方給別人。

很快炕床上散亂著龍袍、腰帶,窗外夜已深,風雪漸大。

次日天方蒙蒙亮,宮人便起早鏟雪,奈何雪太大了,只能鏟出一條路方便官員入宮早朝。

白雪覆蓋的宮闕巍峨莊嚴。

“拜見大王,拜見王後,吾王萬歲。”朝臣行三跪之禮而後分次跪坐在兩側席位。

承運殿裏燒著地龍,殿中央的爐鼎又燃著木柴,暖和的殿內跟門外呼嘯的風雪成了冰火兩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