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3/4頁)

朱老師也說,“小劉是個好同志,性格好,也有前途,你們兩在一起特別和襯。”

雖然劉明現在只是個班長,但他年輕,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以後不管是留在部隊還是退伍轉業都是有前途的。

十二月底,蘇雯慧收到了父母從老家郵來的香腸、熏雞和臘鴨,都是自家做的,除了給幾家關系不錯,平時來往密切的軍屬送了外,還給部隊的領導送了些,剩下的也就不多了。

不過大家平時有好吃的也往自家送,這屬於有來有往的人際關系。

還有一個多月就過年了,蘇雯慧問丈夫,“今年咱們回家過年嗎?”

“現在還不確定,不一定有假。”

部隊假期有限,有些戰士已經幾年沒回家了,像過年這種節日,都得先緊著那些常年沒回去過的,作為領導得堅守崗位,起到帶頭作用。

“爸媽已經問了幾次了,我一直說不確定,聽他們的意思是很想咱們回去的。”

“父母的想法大多是這樣,但過年期間不能團聚的家庭很多,總要有人堅守在應該堅守的崗位上。”

“那等你什麽時候確定了告訴我,我好跟著安排。”

如果回去得買些特產帶著,如果不回得給父母郵些禮品回去,還得打掃衛生,準備吃的用的。

一月份考試過後就開始放寒假了,這次的考試是全市統一考卷,考試後三天出的成績,八一小學所有學生的成績都達到了八十五分以上,九十分以上占比七成,還有兩個學生考了雙百。

這個成績還是不錯的,老師、家長們都很滿意,政委也專門喊蘇雯慧過去表揚了她。

“這一學期辛苦了,下學期再接再厲,他們的父親在軍隊為國家做貢獻,咱們更應該把孩子們教育好。”

“我們會繼續努力的,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

回校拿成績單的時候,蘇雯慧給每位同學都發了獎狀,有“三好生”,有“優秀獎”,還有“進步獎”,還有書包、本子、文具盒的獎勵,這些都是蘇雯慧本人出錢購買的。

“這一學期大家的表現都很好,老師們非常高興,回家父母是不是也很滿意啊?”

“是。”

“不滿意,還打我了。”

“說別人為啥能考一百,你為啥只考了八十六。”

“這就說明你們的進步空間還是很大的,下學期努力考一百分好嗎?”

“這是我給大家印的寒假作業,每天一張試卷,一定要做,我會讓家長監督你們,也會每天在樓上看,誰玩的最瘋啊,那他的作業有沒有做啊。”

同學們捂著臉低頭,似乎不敢相信她會說這樣的話。

“我媽說不好好學習以後跟我爸一樣當兵。”

“這話是非常錯誤的,以後咱們國家對軍人的要求會越來越高,而且你們的父親都是軍官,都是付出了很多汗水和淚水才有了今天的成就,為了讓你們正視學習的意義,我決定給你們另外布置一個作業,回去了解父親的人生,了解他們是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軍官的,了解後寫一篇作文,《我的爸爸》,明年開學我要收上來看。”

講台下哀嚎一片,但看得出他們只是故意這樣,並不是真正的不願意做作業。

這天晚上軍人們回到家就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歡迎,問他們是怎麽當上軍官的。

“你好好學習就行了,問這個幹什麽?”

“這是蘇校長布置的作業,說一定要問,開學了要檢查,如果沒寫得罰寫10篇作文。”

“你們蘇校長怎麽突然布置這個作業了?”

孩子們把緣由說了,父母們聽了後,不再覺得他們是鬧著玩的了,反問道,“你們蘇校長還跟你們說這個呢?”

“蘇校長懂得可多了,有時候朱老師她們請假,都是蘇校長給我們代課。”

家長肯定了學習的觀點,“你們蘇校長說的對,確實要好好學習,別看你爸沒讀過大學,但我在部隊裏一直保持學習狀態,也鼓勵年輕的士兵考軍校,接受更好的教育回到部隊做出更大的貢獻。”

孩子們問,“那你跟我說說呢,你是怎麽當上連長(營長)的。”

“這話要從我小時候說起,那時候家裏窮,吃不飽飯,部隊到公社驗兵,我們十幾歲大的小夥子一聽說趕忙去報名,大家都有一顆滾燙的熱血,就是要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

父親在昏黃的燈光下回憶往昔歲月,孩子們聚精會神的聽著,母親坐在一旁,嘴角含著笑意織毛衣,偶爾擡頭看著說的起勁的丈夫,仿佛回到了青蔥歲月,他們相識那會兒,心裏格外感觸。

“後來呢,你們贏了嗎?”

“當然贏了,不贏能有現在?但過程是很艱難的,有人受傷,有人犧牲,我是幸運的,不僅活了下來還贏得了榮譽,所以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你們現在能安心讀書,每天還能吃上肉,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天堂一樣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