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第2/2頁)

那會是誰呢?一個名字冒了出來,陸莘攥住了拳頭,從牙縫裏擠出了三個字:“顧三郎!”

顧氏才是余杭最大的絲商,同樣也是最大的織造商,豈能坐視吳家在背後招攬生意?而把自家這個蠢貨架出去,不但能搞壞陸、吳兩家的交情,說不定還能直接讓這場買賣黃了,可不就一箭雙雕了?端端是好心思啊!

可陸氏是好欺負的嗎?就算大哥沒了官職,陸氏也是江東數一數二的豪族,哪能任人擺布!冷笑一聲,陸莘對下人道:“去吳府遞個帖子,就說感謝吳子亮照顧家中晚輩,我想請他吃個酒。”

你顧三郎不是要攪局嗎?一個吳氏還不夠,再加一個陸氏,看你還能翻得出什麽花來!

這邊暗潮湧動,身在局外,有些人卻已經開始咋舌了。

“絲價還真漲了啊,怎麽瞧著反倒是那幾個世家出力更多呢?”呂敬之是真對如今的局面驚嘆了。他原以為那姓江的小婦人只是嘴上說的好聽,實際上巴不得他跟陸氏正面幹上。他呂家才有多少底子,敢跟陸氏來硬的?

因此應承也只是嘴上說說,呂敬之實際並不準備太過出力。誰料只是短短幾日的工夫,余杭的絲市就天翻地覆了起來,幾大世家都有意無意的提高絲價,這可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做到的,也讓他的諸般準備落了個空。

正想著要怎麽繼續行動,那位江夫人就派人送來了信,說是可以鼓動一些人,現在就下鄉收絲。春絲還沒上市,想要收絲只能提前下定,如此一來可要壓上不少現錢,那些蠶農、絲社說不定也會趁勢漲價。但那些泥腿子不在余杭城,消息不會太靈光,漲的價錢哪裏能比的絲商們哄擡的價碼。一旦下定,再漲多少就都是賺的了,之後哪怕不要生絲,轉賣那些契書恐怕都能賺一大筆。這樣的好事,他當然不會錯過。

至於江夫人是如何安排,其他世家又打算做什麽,跟他呂家有甚關系?拿到手的好處,才是實實在在的,這買賣他是做定了!

而呂敬之一開始動手,消息也自然而然傳了出去,不知多少絲商聞風而動,急匆匆帶著船下鄉收絲,原本就高漲的絲價,頓時又拉升了一節。

這對於絲商是天大的好消息,但是對於開織坊的就不一定了。顧氏可擁有余杭最大的織坊,織機也有幾百台,現在絲價猛漲不說,有人都開始提前收絲了,這對於顧雲開而言,絕對稱得上噩耗了。畢竟顧氏的桑田再多,也要靠在市面上低價收絲,才能讓紡出來的綢緞足夠的便宜。

現在絲都被散戶收了去,他將來要怎麽處置?拉起來了絲價,紡織的成本卻也跟著增高,那才是得不償失。

明明只是想教訓一下姓方的小子,現在卻鬧成了這副模樣,顧三郎頭痛之余,也更加警惕起來。聽說陸氏商行的掌舵人陸莘約了吳長明,不知打算做些什麽,難不成兩家已經準備聯手,一起做大買賣了?他們可沒在織坊上投多少錢,如果真找到來了冤大頭,吃下暴漲的生絲,那真是能一本萬利的。

而鬧出這麽大的動靜,想來這一筆買賣是不會小的,姓方的小子到底想買多少生絲,又給了吳長明怎樣的價碼呢?

越是細想,顧雲開就越覺得此事有蹊蹺,之前那點“冒犯”,在白花花的銀兩面前又算得什麽?

沒有猶豫,他讓人送去了拜帖,約那位方小公子。當然,他肯讓步,對方卻不知會不會領情,畢竟只是在周正綸的詩會上擠兌了一句,就讓他跑去了吳家,誰知道這是不是個愣頭青,只為了面子就不管生意上的進退呢?

好在,並沒有讓他等太久,那位方小公子欣然應諾。

聽到回話,顧三郎低低的笑了起來。還真是人不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啊,看來那小子根本就沒有跟自己翻臉的意思。那跟吳氏的接觸,恐怕也是激將法了。如今不想讓絲價漲得太過的,反倒成了他和方陵,那這場回面,可得重新計較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