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萬一沒控制住呢?(第2/3頁)

大齊朝立國二百余年,對商人不像前朝那麽歧視,但最有錢的永遠都不可能是商人,這是時代的局限性。當然,不經商肯定沒法賺大錢,這也是肯定的。沈半城自己就不經商,也丟不起那人,不過暗地裏的以手下人的名義經營的店鋪數不勝數,那就不足為外人道了。

沈半城為什麽就能這麽牛?

那是因為他家學淵源,祖上曾經出過幾位高官。別看現在沈家沒人在朝為官,前人的福蔭除非改朝換代,輕易是不會消失的。

不過大家都明白,別人的照顧終歸是人情,自己當官才是最好的。

沈半城自己是沒什麽指望了,全部希望都放在兒子身上。

沈半城有一子一女。女兒正是二八芳華,待字閨中,小名叫“憐兒”;兒子更小,只有十二歲,但有那麽一股讀書的癡迷勁兒,讓沈半城非常高興,於是給兒子取名“沈學習”。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沈學習的名字由此而來,並不是沈半城惡搞,他也不是穿越眾。

家裏有錢,和縣太爺有交情,兒子又好學,這日子不要太舒服。

可惜大約三個月前,沈家出事兒了。

先是貼身丫鬟聽到大小姐憐兒的房裏傳出男人的笑聲,大驚之下上樓查看,卻看到大小姐酣然而睡,根本沒有外人。接著,丫鬟痛苦的發現,幾乎每天大小姐閨房內都有男人說話的聲音,這可讓丫鬟為難了。

稟告老爺吧,似乎有出賣小姐的嫌疑,可是不稟告老爺,萬一出事她一個小小的丫鬟也吃不住呀。況且看小姐的樣子,也不像是在家裏藏了個男人,根本就什麽都不知道。

丫鬟還沒有決定怎麽做呢,大少爺生病了。

讀書能養氣——當然,書看多了容易得近視眼,但這個時代的人也不懂這個。總之,大齊朝的百姓認為讀書有百利無一害,沒人覺得癡迷於讀書會傷害身體,而且大少爺沈學習身體一直不錯,按說也不該因為看書而生病。

可沈學習確實就那麽病倒了,臥床不起,還經常說胡話。

沈半城大驚失色,他這輩子納的妾不少,但估計還是因為自己不爭氣,直到老了老了才煥發第二春,接連生了沈憐兒和沈學習兩個孩子。女兒也就罷了,兒子可是他的心頭肉,這麽一病簡直要了他的老命。

立刻請大夫!

半城的威名可不是說說而已,一時間整個三江縣都因為沈家大少爺的病而動了起來。沈府每天進進出出,熱鬧非凡,全縣城有名號的大夫,加上密州府以及各個縣城的名醫,都讓沈半城派人給請來了。

那時秦行之師徒還沒來三江縣,所以沒機會見識到“盛況”。

大夫來了不少,這些人可不是秦行之師徒那種坑蒙拐騙靠嘴皮子忽悠人的,沒點兒真本事誰敢開醫館當大夫?沈學習的病也不算疑難雜症,大家的診斷結果大同小異:精元損耗過度,導致外邪入體,邪氣沖腦因此神智不清。

沈半城半懂不懂,大家能不能說人話?

最後問了某個交情不錯的大夫,人家才直言相告:“說白了,你家公子就是房事過多傷了身子啦。”

沈半城差點讓家丁將對方打出去。

媽的,自家兒子才十二歲,毛長沒長齊都不敢說,還房事過度?你們怎麽不說他這是有孕在身呢?

但沈半城回頭一尋思,人家也犯不著胡說八道得罪自己,半信半疑下就找來伺候沈學習的丫鬟盤問。這事兒也不好說,萬一沈學習早熟,邊上守著個小丫頭,沒控制住呢?

丫鬟自然死活不承認,她倒是想,可沒有的事兒也不能隨便承認呀。

沈半城完全迷糊了,算了,先治病要緊。

藥開了不少,都是滋陰壯陽的好藥,效果也不是沒有,沈學習的身體很快就有所改善,沈半城溺愛兒子,也不敢問他,就等著他身體痊愈再好好談一次。誰知沈學習剛能下床走動,過了一個晚上再次昏厥,這次情況更糟糕,胡話都不會說了。

這次完全沒道理,小丫鬟早就被沈半城“隔離”起來了,伺候沈學習的是兩個小廝,除非沈學習葷素不忌,不該再次出現精元損耗過度這種情況。

一群大夫又被沈半城給請來了,診斷之後結果和上次一樣。

有好心的大夫還勸呢:“沈員外,令郎還小,這種事最好還是能節制一點……”

沈半城終於開始懷疑,家裏是不是進了什麽不幹凈的東西。

這個時候,就該道士和尚出場了。

沈半城有錢,二話不說請了城外寺廟的和尚前來。其實沈半城外行了,降妖捉鬼那是道士的專業,和尚們講究“眾生平等”,妖魔鬼怪自然也是眾生之一,因此和尚一般只做法事超度亡靈,很少給人捉鬼降妖——這和佛祖的教誨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