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節 神魂國論(第2/2頁)

“本君問信侯,鄭國明明不用劍家中卻藏劍的人有多少?家中明明一把菜刀足用卻放了兩三四把的有多少?明明最多只穿用十七八套衣裝卻堆滿數櫃衣物又長久不曾穿用的有多少?食不盡而積糧者多少?廣置房屋土地而長久閑置者多少?一紙千金藥方,實則所用之藥不過幾兩紋銀,甚至許多人自行就能夠照方采摘配置出來,諸如此類情況奪取的財富多少?所得財富變了何?十之一二變作賦稅,余者不是揮霍,便是成為閑置不用之物!這些又有多少?”

步驚仙一口氣問罷,又拖長了語調,提高了音調。“如此這些狀況,讓人為了原本簡單的生計,窮盡時光、心思、精力的辛苦。如何還能立身於自由的選擇追求志趣?無有志趣,如何能夠不斷提升自我?若勉強信侯去做經營酒樓之事,信侯能樂否?累否?怨否?屈否?甘心否?然而讓信侯專心練武,想必信侯甚至能夠愉快滿足的不知疲憊枯燥為何物!”

“神魂國體制,看似將一切私有變作共有,讓人一無所有。實則是讓一切都變成可用,而無有閑置,讓人不會去追求本不需要之物,反而讓人無所不能擁有。取締唯利是圖造成的讓人在交換交易中不斷被奪取的財富了,人的生計才會變得簡單輕松。人才能夠自由的選擇志趣,樂趣無窮的為志趣不斷進步,沉浸其中,愉悅無比。”

步驚仙說道這裏,舉杯邀眾人同飲一杯,放下酒杯時,悠然微笑道“這就是神魂國的自由,這種自由促使人積極的投身於志趣,所以神魂國諸般生產、勞作、制作、發明等等效率之高無不讓鄭、楚兩國望塵莫及,難以置信。皆因為做任何事情的神魂國人,本就是在自由中選擇了志趣,心甘情願又充滿積極熱情的去做。”

鄭凜然聽了忍不住質疑道“北君只說好的方面,神魂國那些遊手好閑者又如何?”

步驚仙朝她笑笑,語氣平靜道“神魂國的自由包容這類人,他們的志趣是悠然度日,但求溫飽,其中更多者,喜好遊山玩水,看遍天地山河美景。宗主如果以為他們毫無建樹,那就實在錯了。神魂國所有的地圖,精細準確全面,發現的諸般礦藏、木材、石料等等無不得益於它們的貢獻。這方面,鄭、楚同樣絕不能及。這類國人中真正遊手好閑,每日只要吃飽就睡,睡醒就吃者,少之又少。因為如此度日毫無快樂滿足可言,日久只會感到無聊。”

“所以鄭、楚有許多這樣的人,是因為他們真正想做的事情不可能有機會做,能做的只有他們根本不願意做之事。如此之下,他們寧可遊手好閑無所事事,也認為比做根本不願做的事情來的愉快。神魂國沒有人會被迫做根本不願意做的事情,這種人自然比鄭、楚要少的多。隨時日的推移,只會越來越少,因為此刻出生者,自幼開始就會找尋到志趣方向,自幼開始就不會荒廢時光度日。待他們長大,得益先者成果基礎,只會更有能力,更優秀。”

“此話何解?”一個飛仙宗弟子不甚明白,大膽開口追問。

其實淩落等人都已經明白,但也無人因此恥笑,步驚仙也十分耐心的解答道“神魂宗沒有秘而不宣的發現和成果。以武事論,先者創造一門絕技十分困難,但如果傾囊相授後人,後人學會運用卻簡單。天下武功,為何始終沒有多少長進?至今還在為追求學得上古神功而自豪滿足?就因為先者藏掖,都希望將成果留給自己認可的後人,唯恐旁人學去。追根到底,是處於愛護,因為如此一來才能令其後人憑借成果據有許多。神魂國沒有私己交易,沒有一人能夠獨占眾人之利,有成果藏掖一無用處,國家知道,它才有用。如此一來,後人無不能了解知悉先者的一切成功,又志趣於其中,未來的成就豈能不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