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節 烽煙(二十八)(第2/2頁)

他若移駕舊都,的確有望掌握如今駐紮在舊都防備鄭軍的幾十萬兵馬,滿腔抱負也就有了實現的指望。鄭國畏懼神魂軍勢大,那時也必然願意與周國結盟,共同對付神魂軍。即使神魂軍欲取周都,鄭國也不會坐視不管。

然而敖潘在北陰城時日已久,知道拜氏姐妹都不好對付,更知道步驚仙的為人手段。自覺並非是他們對手,敖潘並不怕他日失敗而亡,只覺得明知沒有將來、明知不能恢復周國榮光還去徒勞掙紮,有何意義呢?

‘只為了體會三、兩年得到自由的滋味?’

敖潘的心境早已改變,所以如此,倒多虧了拜氏姐妹。

步驚仙近年在北陰城的時間少,北陰城真正做主的是拜氏姐妹。敖潘從沒有受過她們羞辱,雖然對許多大事不能做主,但未曾得過難堪。曾經有過許多抱負念頭,但伴隨魏國的滅亡,伴隨燕國如今面臨滅亡的局勢,伴隨黑狼族的歸附,以及韓國的滅亡。

他越來越相信一種叫做——天意的東西。

昔日強盛的月族如今人丁凋零,七強雄起,黑狼族稱霸北地。如今黑狼族成為歷史,強盛如魏國也在短短一年中亡國,韓國滅亡的甚至更快、更讓人難以相信。緊隨著的十之八九就是燕國。

昔日的七強,如今只剩鄭、楚、陳、齊。

‘即使據有舊周都,即使收得那幾十萬兵馬,又能如何?’

敖潘想著,更覺得眾人的勸阻既帶著私欲,又幼稚的可笑,太過不明形勢。便那麽含笑搖頭,毫不理會眾人的疑問,自顧甩手去了。

“這、這、皇後,陛下這是何意?”

周皇後也是一頭霧水,思量半響,最後決定道“你們只管去辦,陛下那裏,有本宮去說!”

一眾周朝文武聽了,無不歡喜應命,紛紛散去。

周皇後追敖潘到後宮,在花園中尋到時,見他獨自坐在涼亭,看著烏雲密布、不見星月的天空自斟自飲。忙過去接過他手中的酒壺,為他斟了半杯。

“陛下在想什麽?”

敖潘看了她一眼,嘆氣道“在想天意。”

“天意?”

“不錯,天意!”

周皇後莫名其妙,還是首次從敖潘口中聽到這個詞。

“眼前良機不正是天意?陛下經歷重重困苦才等到這個時機,為何陛下方才沒有順從天意?”

敖潘不禁失笑,自飲盡一杯,突然語出驚人道“天意是要月族諸支滅亡,獨留拜系!”

“這、陛下何出此言?”

“不要勸阻,朕也希望你放棄主意,舊都去不得,即使能夠成功也絕沒有未來可言。”

周皇後半響不語。萬沒想到一貫胸懷大志的敖潘在這種天賜良機面前突然畏縮,變的如此沒有鬥志。

“陛下,恕臣妾無禮。人生在世,理當胸懷大志。尤其陛下是當今天子,更應該以振興周都為畢生理想。生死何妨?若不能實現一腔抱負,縱使長命百歲又有何用?”

敖潘失笑搖頭。

“生死無妨,然而做徒勞之事,更無益。天意助拜系,而非敖系。與其徒勞無謂,倒不如坐看拜系他日振興月族,重為天下之主。”

“陛下變的讓臣妾不認識了。”周皇後十分失望又失落的起身告辭而去。

敖潘靜靜看著她走,突然覺得一切都不過是轉眼雲煙,往日在乎的許多實在荒唐。既非帝王命,何苦追求帝王業。

‘罷,今日才驟然覺悟,自此以後倒不如好生鉆研月族武功,理會它是否能有所成,權當有所寄托,權當打發未來的時光罷了。’

周皇後決意不錯過良機,於是假傳旨意,說敖潘已經點頭。

就在周皇後一眾乘夜趕往舊周都時,在路上的拜星收到飛鷹傳書。

“星妃,是碧蓮監軍的加急密函。”

車廂裏的拜星從睡夢中醒來,拿了密函閱罷,立時變色。

“秋、冬隨本妃騎馬急往舊都!”

與此同時,周國舊都,一眾人正在聽左將軍鬼見愁吹牛。

“本將軍橫掃千軍的萬人敵本事絕非吹出來的,你們要是親眼目睹了本將軍橫掃十三部落的威風,一定就知道當時情況有多險惡,一百多架能射千步的機駑,同時對準本將軍,但是本將軍當時連怕的念頭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