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江湖 第九十一章 論法(二)(第3/3頁)

“不是說這歐羅夷教信奉的便是太陽真神麽?定然便是專精於此道。和那些西狄薩滿全憑本能,毫無約束地引動天地之力又有區別了……”

“太陽真神……圓融大師,這可和你們佛門密宗的大日如來有什麽關聯麽?聽聞凈土禪院的最高神通便是大日什麽什麽經……”

“阿彌陀佛。毗盧遮那佛亦名大日如來,意喻法界獨一無二之尊,如大日在天。卻並不是指當真的太陽星,和這位歐羅施主所信奉的太陽真神更不可混為一談,烏鴉道長不可不知……”

對那邊的震驚贊嘆議論紛紛,阿古裏斯沒有絲毫得意,只是轉而對小夏嘆一口氣說:“脫離了魔網的輔助,這一個日耀光靈其實只能存在於我的感知之內,所有行動也只能通過我的指令來達成,存在的時間也很短,嚴格來說並不是一個完善的召喚物。反而倒是那位法師凝聚出的神仆雖然弱小,卻好像擁有一些微弱的自我意識的感覺。而且我發現他們似乎每一個都不盡相同,不是指本質上,而是說他們的外形……這樣特意塑造他們不同的外形有意義嗎?”

“厄……這也不是刻意塑造,而是他們原本就是那樣子的。”小夏回憶了一下剛才那道人召喚出的金甲傀儡。“最初的三個,應該是泰山石靈官,揚州東南流傳曾在龍江斬殺一條蛟龍為民除害的義士周勃,還有在蜀州開鑿山道滅殺山鬼的連山將軍。這都是數百年前的人物,後來才慢慢收入真靈業位圖中受到民眾的跪拜,成為天師道中最為低層的神靈。至於後面兩位,一個是前朝初年揮軍掃蕩西狄的大將軍霍光,一個是戰國之時的軍神吳功令,也都是史書之上赫赫有名的英雄……”

“每一位都是神靈?”阿古裏斯顯得很驚訝。“那他們的神職是什麽?”

“神職?”小夏聽懂了這個詞,卻不大明白這個意思。

“就是他們在這世界中所掌控的法則和概念。比如我主阿曼塔,掌控著光明,正義和一部分的生命。地水火風四大元素之神執掌他們所屬的所有元素。”

“厄……他們並沒有什麽神職……也沒有掌控什麽法則和概念,只是天師教將他們賦予這個神靈之位而已。”

“為什麽要這樣?無端塑造這種虛假的神靈有什麽意義呢?你們的宗教‘道’不是追求‘真理’的意思嗎?”

小夏一時語塞。其實道門是個很寬泛的概念,內中卻是大有區別,逐步逐步的演化更是一件非常復雜的過程。五行宗,昆侖等上古道門傳承追尋天道至理,和天師教,上清茅山等等後來入世修行的理念,行事準則都大為不同,像真武宗那般的又與這兩者都有區別。像是這樣四處拉古人名人頒與神靈之位,以壯自身氣勢的事,就是張道陵在立教之初為了和佛門爭奪信眾而幹的。創立的正一教真靈業位圖傳承至今,經過歷代的增刪修改,上面的各路神靈已經上千,嚴格來說每位神靈都有自身司職的範疇,但又很是模糊,遠不如阿古裏斯老人所說的歐羅神靈那般明確正大有如天授,更像是依據自身特性賦予的一種名號。各處天師道觀中供奉的除了彌羅道尊和張道陵之像不變之外,其他的也各不相同,大多是本地民眾熟知,願意祭拜的神靈。

換句話說,阿古裏斯信奉的阿曼塔是天地之靈匯聚人心信念,而天師道塑造的這些神靈卻是以人心信念塑造神靈去應對天地。

小夏隱隱明白這些道理,但卻沒辦法清楚地說出來。而且將‘道’說做是‘真理’,勉強算是對又好像有些不對,雖然他腦中的歐羅語熟悉得好像已經用了幾十年一樣,但神州歐羅兩大陸全然不同的風俗理念,道統傳承,其中的微妙差異又不是只靠言語就能表述清楚的了。

正不知如何分說的時候,對面的金靈子道人已經大步邁出,朗聲道:“這位阿古裏斯道友的歐羅法術果然別有神妙,不過道友也莫要小覷了我神州道統。貧道不才,現在便以天師道真正的上乘道法來領教一番!請道友莫要再拘與這道火球法術,有什麽手段便一起使出來才好看個高下!”

言畢,金靈子道人徑直扯開了手上包裹傷勢的繃帶,低喝一聲:“神將護體,蕩妖除魔。”

一層金色甲胄在金靈子道人身上浮現,正是他之前在客棧中面對壯漢明克斯時所用的手段,然後他再從懷中拿出兩道符箓拋上半空,一道符箓化作一道朱雀虛影飛撲而下,落在他甲胄上融為一體,另外一道則化作一柄金光四射的長劍也落入他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