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江湖 第二十七章 佛道(三)(第2/4頁)

小夏卻是聽得一怔:“原來是這樣?你是在這荊州接到南宮同的信的?他的信沒送到凈土禪院去麽?”

“若是從凈土禪院出發,貧僧怎能那麽快就抵達荊陽城?貧僧是偶爾在一只鷹隼抓下救下一只信鴿,上面便有南宮公子送去我師門的信。”

小夏往火堆中扔了幾塊木頭,問:“……那你師門現在知道明月姑娘的事麽?”

“這個自然是知道的。明月姑娘多少也和正道盟那幫少俠一起行走,又頂的是我凈土禪院的名號,我師門就算不如唐家和影衛一般精於消息情報,但也不聾不啞。”

“……那……你師門對明月姑娘之事怎麽看?”小夏問。這個已算是他現在心中最大的一個疙瘩,反而是他自己身上的麻煩雖然大得多,也許是太過大了反而有些麻木了,遠沒有明月這件事讓他煩心。之前凈土禪院對明月不管不問可說是礙於臉面,怕一些事情傳揚出去,但若是自家送上門去那又完全不同了。任何一個老江湖都知道,最能保守秘密的那就是死人。

雖然小夏說得很含糊,但十方無疑很清楚其中的意思,回答說:“夏道長你放心,無論我師門怎麽看,貧僧便是拼了性命也一定護住明月姑娘的周全。”

只是小夏聽了卻皺了皺眉頭。這樣的回答聽起來並不怎麽讓人放心。十方好像看出來了他的顧慮,又補充了一句:“而貧僧的性命,在我師門眼中卻還是有些分量的,至少遠比些虛名更為重要得多。”

小夏也不說話,只是點了點頭。

“夏道長還是不放心?”十方皺眉,那一雙眉毛也皺做兩團圓圓的黑球,看起來頗有些滑稽。“那貧僧如果說,明月姑娘活蹦亂跳,高高興興自由自在地到處亂跑,這是對我凈土禪院有莫大好處的,那夏道長你便放心了吧?”

“真的?”這話聽了小夏不只是放心,簡直就是喜出望外了。

十方卻長嘆一聲:“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枉我還一直認為夏施主乃是深具慧根,眼光脫俗之人。原來看世事也是如此的重利輕義麽?”

小夏聽了卻是有些哭笑不得:“不是我要看這世事如何,這江湖這世道本來便是如此的好不好?個人之間還有情誼道義可言,涉及到門派勢力的那自然要用利益來說話。”

“難道我佛門就不能以慈悲心懷來普度眾生麽?譬如貧僧這番來荊州接引那位妖施主前去禪院……”

“若是你自己要來,我便還有幾分相信,若是你師門要你來的,我就覺得你們是在找個機會掃龍虎山的面子。要能在這荊南之地捉一只為害一方的妖怪回凈土禪院去,張天師明年那除妖滅魔令我看是不用寫了。”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十方連連搖頭,臉上好像終於有幾分氣惱之色,隨即終於又長嘆一口氣,澀然說:“好吧。這一點確實是夏施主說對了,方丈讓我來接引這位妖施主確實是有幾分這個意思。但這原本確實也是功德一件。否則不管是放任他在此作惡還是讓他落入天師教手中都是枉自害了人命。”

小夏對這些卻不是怎麽關心,問:“那你之前說的那個可是真的?出家人亂打誑語可是要入拔舌地獄的!”

“貧僧只是說‘如果說’,假設而已,又如何是打誑語了?”十方分辯道,隨即又是面容一整。“不過貧僧之前所說的卻確實是半分不假,貧僧就算是拼了性命也要護住明月姑娘的周全。夏道長你不信麽?”

小夏看了看十方那一張就算是非常嚴肅認真,依然還是顯得有些喜感可愛的臉,想了想,嘆口氣點頭:“信。大師不是說過,乃是佛祖的指引讓你遇見明月姑娘麽?”

“阿彌陀佛,正是如此。”十方點頭。“從第一眼看見明月姑娘開始,貧僧便有了這種感覺,是佛祖的指引貧僧才能在這濁世中遇見明月姑娘。其實不止如此,夏道長你能和明月姑娘相遇相識,能有一段如此的緣分,這也是佛祖指引呢。”

“那是當然的。”小夏一曬。“大師不是說過麽?世間何事不是菩提?何人不是佛子?那又有何事不是佛祖指引?”

“阿彌陀佛,正是正是。”十方合十頌了一聲佛號。“夏道長能有這番見解,果然還是深具慧根的啊。那夏道長有沒有考慮過,說不定我佛門大法更合夏道長的心性……”

“免了。”小夏一擺手,說道這些口頭禪正是他擅長的地方。“我道門真經有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大道衍化而成。可見大道佛祖乃是殊途同歸,學佛便是修道修道便是學佛,大師還是莫要太執於門戶之見。”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夏道長此言有大智慧,貧僧佩服,貧僧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