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江湖 第二十五章 佛道(一)(第2/4頁)

要維持道門魁首的地位,排場,當然不能只是靠燒香拜神,修神畫符,除了朝廷每年發下的祿銀之外龍虎山依然也要有產業,有營生。特別是在這荊南之地,數百年的經營之下,說是天師教的一教之地也差不多了,哪裏又還有不開眼的敢來在這裏分一口飯吃?便是那些惡名昭彰的獨行大盜之類的黑道人物,若非必要也絕不會在這裏鬧事,因此顯得一片安穩祥和那是自然的。

“你們到底在說什麽啊,我都聽不明白。小和尚,你讓我們跟著你一路跑到這裏來到底要做什麽?我覺得你心裏好像有什麽事瞞著我們啊。”

這時候三人剛好一同策馬走進巫溪城,周圍的行人商賈便多了起來,不時有人對他們三人投來好奇的眼光,更有不少看著明月姑娘的容貌看傻了眼的。明月便有些不耐煩地了,忍不住開口問。

從荊陽城離開已經有四天了,都是快馬疾行,一路餐風露宿,頗有些辛苦。不過這其實也是遷就小夏,若是只有明月和十方在,那是絕用不著騎馬而行。現在要說勞累明月不見得有,但無聊卻是一定的。對於什麽影衛什麽蜀州唐家,明月姑娘是一點都不操心,她現在只是和之前一樣很單純地跟著小夏走而已。

“還是明月姑娘心如明鏡,玲瓏剔透。聽不懂的其實也都是些廢話罷了,明月姑娘不用掛懷,反倒是那些沒有說出來的讓明月姑娘一眼就看穿了。”十方合十呵呵一笑。“我不是早就說過麽,我是有些麻煩事在此,一人卻是有些難以完成,便想請夏道長和明月姑娘來助我一臂之力。”

“可是我們為什麽要幫你?”明月卻不以為然地冷哼一聲。

“江湖同道之間相互幫忙也是常事嘛。我們有難十方大師會幫我們,十方大師這有為難之處我們當然也該加以援手。”小夏苦笑著撓撓頭說。拋開那些好像插科打諢般的禪機佛理不論,對於十方肯帶著自己和明月這兩個大麻煩,小夏也是頗有些感動的,畢竟天下間敢無視影衛和唐家這兩大勢力的人實在不多,現在順便幫幫十方的忙這實在算不了什麽。

“好吧。再怎麽說小和尚也是好人,幫幫也好。”明月也點點頭。雖然因為曾經放走那個神秘轎中人的緣故,明月對十方一直都似乎有些芥蒂,不再如剛開始那樣親熱,但對他的好感總是大大要勝過正道盟的諸位少俠,也對小夏終於不再去和那些人走在一起很是高興。

“阿彌陀佛,那貧僧就要多謝明月姑娘了。”十方一張圓臉笑得如同彌勒佛一樣。

說話間,三人策馬又從另一邊的城門穿了出去,再行一段路之後便到了城外一間寺廟門口,十方率先下馬說:“這便是我凈土禪院在這裏的寺廟,我們便先在這普濟寺中落腳,然後我再將此事慢慢說與兩位聽吧。”

小夏打量了這寺廟一番,越看越是奇怪。這廟門上面歪歪斜斜地掛著‘普濟寺’的牌匾,門窗屋檐還有周圍地面上全都滿是灰塵,加上位於這城外的偏僻之地,簡直好像荒廢了許多年似的,但是仔細一看那些磚墻柱石又都沒有風化剝落的痕跡,分明是建造之後沒多久的。

十方看了小夏四處打量的奇怪神色,便解釋說:“夏道長莫要奇怪,這荊州南部的佛寺大都是這般模樣。其實這都算好的了,至少還能有個屋舍殼子在,若是那些原本修建在城中的,卻早就被推平了建作商鋪住宅或者直接改做道觀了。”

小夏微微一想也就明白了,說:“也是由於天師派的緣故麽?”

十方也苦笑點頭:“正是。”

這時候遠處一陣馬蹄聲響起。三人看去,只見六匹快馬正朝這裏疾馳而來,馬上的騎士都是一身的杏黃道袍,居然全都是道士。片刻之間這六名道士就來到廟門口,這些道士中為首的是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道士,其他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這中年道士還在皺眉對著三人尤其是小夏和明月細細打量,他身後一個年輕些的三十來歲的道士就對著十方怒喝起來:“果然又是你這禿驢!不是早就對你說過不許再來此處麽?此間所發生的一切事情自然都該由我天師教處理,你佛門禿驢的手也伸得太長了吧?”

“阿彌陀佛,這位道長的言語好生霸道。”十方合十搖頭嘆氣。“不說天下人管得天下事,便只是我大乾律令也規定了每處縣城必有佛寺道觀,你們處處逼壓我們佛寺也就罷了,連人也不許我們來,可是有些太過分了吧?”

那年輕些的道人還要張嘴叱喝,中年道人卻伸手示意他暫緩,然後對著小夏和明月一拱手問道:“敢問那兩位的師門來歷,可是和這和尚一路的麽?”

這幾個道士來得如此之快,分明是得了消息,看來是十方進城之後就被人看在了眼裏,而且這些道士好像還是早有準備的樣子。小夏隱約感覺到這事情大概不簡單,現在當然也不是自報家門的時候,所以只是抱拳說:“我和這位姑娘都是十方大師的朋友,聽聞十方大師在此處有些難事,我們便來助其一臂之力。不知道這其中到底是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