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永生人皇,黃色恐怖(第2/3頁)

是了,東寧,王策拍腦袋,他忘了。東寧委實是一個絕好的擋箭牌。

唐帝沒錯,神恩會覆滅,東寧舉國歸降勢在必行,這對北唐來說太重要了。以較為和平的方式,吞下東寧,能給北唐帶來的好處極大。

開拓疆土,有助壯大帝王三寶的能量,雖然新歸附帶來的能量很少,但多一點就是多。

其次,消除掉北唐東北面的威脅,真正意義上一統東洲北部。再者,和平歸順,就意味東寧能成為北唐一個重要的兵源地,能緩解北唐急缺兵力的最大弱點。

王策實在沒道理在這時逼唐帝離開北唐。他敢強逼,就是觸動費飲血這批人的利益,費飲血等人一準敢不認他這個少主。

見走遠了,王策忽然道:“我很好奇,你有什麽辦法,能成為‘永生人皇’。”唐帝神色陡然銳利,轉眼斂去,並不回答。

王策不以為意,攤手道:“好吧,我知道你不會承認。不過,這種事是自由心證,我不會去找什麽證據,我認為是,那就是。”一頓道:“我很好奇,你為何要貿然提前。”

“如果我沒料錯,你本來沒想這麽快對我動手的。是發生了什麽變故?”

唐帝徐徐回頭,看不見費飲血他們了,他眼波一凝,搖搖頭:“動什麽手,你是我兒子,我怎麽會……”

“且住!”王策真煩了這一套說辭,愛說不說,他純粹是好奇罷了:“那麽這麽吧,我就問,你為什麽要我去做南方軍統帥?我的意思是,除了表面的,還有什麽。”

表面來看,任命王策為南方統帥,就是利用他和戰靈軍,緩解南方戰區被傅希文打得落花流水不成人形的緊迫局勢。

須知,王策上任之前,整個北唐南方軍在過去一年中,被傅希文按住爆錘,戰損三十余萬,一年後撤近千裏。在傅希文北上的一年中,北唐南方軍幾乎一仗都沒贏過。

如果不是王策出馬,靠戰靈軍的絕對力量強行碾壓傅希文。北唐一定會被上陽打垮。

其實這一些表面理由,已經很強大了。

“皇儲。”沉默良久,唐帝終於回答了:“你的身份,很難成為皇儲,必須要有毋庸置疑的建樹。”在外人來看,王策是唐帝的“外甥”,很遺憾,這是一個私生子的身份,這是成為皇儲的要命障礙。

“亂世之時,軍事力量是最重要的。你能建立威信,能控制軍隊,就無人能阻止你成為皇儲。”或許是開口了,唐帝似乎也不介意多說一點。

至於為他控制軍隊,這些倒沒必要細說了。

唐帝神色復雜,直視黑夜:“從兵變至今,北唐從低調沉寂,漸漸名動天下。我會被無數人審視,隨著北唐崛起,暴露的東西會越來越多,遲則三五年,一定會被人發現我的真正身份。”

“若我提前暴露身份,敗亡身死。你憑威望,並控制軍隊,只要不暴露身份,北唐下一任皇帝一定是你。”

顧博不怕暴露身份,今時今日,兩衙,軍方兩大暴力集團都在他的掌心裏。皇族勢力一掃而空,就是暴露了,也沒人蹦跶得起來。

他不怕暴露身份,其實就像他說的,最晚過幾年,他一樣會暴露身份。沒人是傻的,不說其他,他敢公然動用費飲血等人,其實距離暴露身份也就不遠了。

他不怕暴露,只怕在沒有積攢足夠實力前暴露。為此,他未雨綢繆的制定傳承大計。

王策動容,駭然於顧博的周密,也生出淡淡的譏笑。顧博這話,大約也就是三分真,七分假,真要信了,那就二逼了。至於哪些真,哪些假。索性是沒發生,也不會發生的事,其中奧妙,也不必深究。

細心想了想,解了許多疑惑,王策點頭道:“為何要宮泰平栽贓,為何要收買傅希文身邊將領,在戰敗後試圖激怒我殺俘。”

唐帝沉吟半晌,低沉道:“你知道的。”

“我,戰靈軍。”見唐帝默認,王策眯眼。戰靈軍是一個史無前例的怪物,從登上舞台的那一天,就成為矚目的焦點。

看似平淡對待戰靈軍,其實暗藏幾分敵意和恐慌。

所有人都在審視戰靈軍,是絕對不能行差踏錯的。

王策不怕殺俘,實際上,密陽之戰的尾聲,若是大世軍敢於抵抗下去,他當時已動了殺光大世軍的念頭。但,他絕對不會也不敢動用戰靈軍。

戰靈軍用於軍事作戰,無礙。一旦參與殺俘,會引發惡劣聯想,最壞的結果,甚至可能成為九洲公敵。

栽贓並刺激王策殺俘的目的,就復雜了。

是投靠北策府,還是投靠北唐,當時很多人都在搖擺不定。

“王策殺俘”,就是一個風向,能促使更多人投奔北唐。慈悲王就是因為類似的事,在南北之戰後,毫無留戀的轉身脫離王策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