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賭國運,六府參戰(第2/2頁)

要說大局觀和全面性,以及綜合素養,除非顧博親自出馬,當今北唐朝野根本就找不出第二個。

作為一百三十萬大軍的最高指揮官,不見得就要多麽出色的軍事才華,恐怕更多的是需要政治敏感度,以及充分的大局觀和戰略眼光。

唐帝是任人唯親?還是真的發現,舍王策其誰?那真不好說。

諸相如暗暗贊許,不諱直言:“我北唐,短期內無力控制太大的疆土。”這就是問題的核心,顏鼎等也終於徹底明白了。

上陽急於北上,和大律賽跑,以至於占領區來不及消化,甚至連統治基礎都還沒來得及奠定。

也就是說,上陽能敗,但絕對不能一敗到底。不然,上陽占領的各國各大勢力,會重新躥出頭來形成亂戰,不利於北唐日後南下戰略。

身為一百多萬大軍的統帥,如果眼光只在自己的地盤裏轉悠,那就是一個百分之百的不合格統帥。

王策為什麽允許大世贖回大世軍?就是因為北唐暫時無心吞並大世,那就很有必要讓大世暫時維持住一定的局面。

秦廣武等鎖眉:“難,太難了。”必須擊敗上陽北方軍團,但又不能讓上陽軍徹底完蛋……老大,你真以為上陽軍是王策馴養過的寵物啊?

諸相如看看王策,沉聲道:“上陽軍北方軍團,一百五十萬,其中五十萬乃是新降軍。上陽一百萬增援正在北上,其中一半是新降軍。”說是新降軍也好,仆從軍也好,反正都是一個概念。

“北衙,南衙,內閣,軍機院等,我來之前,各部聯袂,專心研究和推測。認為,從當前的局勢來看,應當暫且容忍上陽對南部的控制。”

王策拈住指尖,擺擺手:“說要緊的。”

諸相如不以為意:“根據情報推測,確保南部局勢不亂,上陽需要大約二百萬大軍。如果少於這個數字,南部各國很可能會蠢蠢欲動。如果低於一百萬,南方局勢一定會出現反復,甚至各國對上陽的反撲。”

這數字差不多。王策自有判斷,上陽人口七千萬,動員三百萬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數字,超過就會大傷元氣。

實際上,幾次擴軍後,上陽兵力已經差不多達到三百萬了。此外,仆從軍和新降軍有大約二百萬。

此時,上陽北方軍,有五十萬是仆從軍。正在北上的一百萬中,一半是仆從軍。這數字,差不多是一個極限了。

諸相如肅然,凝聲:“兩衙,內閣以及軍機院,按情報來精密計算,並推測。認為此戰,殲滅上陽軍一百萬上下,是一個較為妥當的數目。”

“殲滅一百萬,恰好能迫使上陽無力北上,從而形成一定的相持狀態。少了,上陽不會疼。多了,上陽在中南的統治會有動搖的可能。”

差不多。王策斟酌一番,估計也是這個數字比較妥當。多了,少了,都會達不到北唐預期的戰略局勢。

諸相如的目光冷靜:“陛下擔心戰事,所以,已經增派東疆府南下。”

王策垂首,心中咯噔一下。北唐不要東北防線了?

……

西策府,西海府,東臨府,東疆府,江淮府,中原府,安原府,北疆府。

此乃北唐去年品級改制後,重新更名後的八府。

其中,北疆府已被裁撤,只是名字重新復活被啟用。北疆府的戰區不再是北方,而是東北,和東疆府一道戒備東北和東邊方向的東寧。

西海府的戰區在西方靠海的一帶,在西策府的南邊。

東臨府名字上有一個東字,其實戰區是在靠南東南的位置上,指的是未來擴張東臨大海的意思。

西梁滅國後,西北和北方只剩下少許蠻子部落,不成氣候。合並為一個戰區,也就是西策府。西策府的戰區是最大的,包括西北以及整個北方地區。

實際上,北方無戰事,所以,西策府真正防禦的對象,是北洲,是大律。

北方無戰事,西北也沒戰事。北唐的地理優勢,和平年代不顯,亂世來臨,就一下子顯露出來了。

西策府十萬精銳南下參戰,這就讓南方戰區雲集五府大軍。朝廷忽然抽調東疆府南下,也不是說不過去,可這一來,東邊就基本空虛了。

六府南下參戰,意味著北唐只剩下兩府五十萬,外加近二十萬地方軍。

六府野戰軍,雲集王策麾下,帳下將星如雲。

王策將掌握一百四十萬野戰軍,北唐四分之三的野戰兵力統統在一個人的手上。這絕對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

這數字也足以說明,北唐朝野有多麽重視這一戰。

這就是北唐押上國運的傾國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