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南方危局(第2/3頁)

南方戰區,斷斷續續地打了好幾年。攻占了大世三分之一的土地後,才暫時罷手。幾年來,就地紮根,極力消化占領區。

大世朝野糜爛,有心反攻,也是無法可施。

唯一的轉機,是上陽掃平南方之後,派遣一百五十萬大軍北上,逐一掃蕩中部,直指北方。也是攻入了大世的領土。

大世那幫子不爭氣的東西,顧不上上陽入侵,有意無意的借上陽的勢展開一定的反攻,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夾擊。

上陽是一個老牌中等之國,自有人口約莫七千萬,估計能動員三百萬大軍。加上部分一槍沒放就歸降的,北衙和軍機院評估認為,能額外的組建二三百萬新降附庸軍。

所有有識之士,都認為上陽北上太倉促,可上陽還是有相當底氣的。畢竟南方基本平定,就剩下消化了。大律雄霸天下,北唐有壓力,上陽還有壓力呢,上陽這也是趕鴨子上架,硬著頭皮弄險。

大世人口過億,受困內部糜爛,所以大約只有二百余萬大軍。夾擊北唐,出動了大約六十余萬。

也就是說,北唐南方戰區,今後短期內,即將面臨超過來自兩個國家,超過二百萬大軍的攻擊。這還不計後續增援部隊。

北唐諸公一向看王策不順眼,今次沒羞沒臊地向他賣好,實在是迫於戰略困局。

王策就任大統帥,首先面臨的,就是這麽一個越來越糟糕,敵人越來越強大的戰略事態。

姑且不說,他王策和顧博未來的關系走向,至少眼下,是一體的。王策若不拿出看見本事捍衛北唐,一旦北唐倒下,神恩會和大律立刻就會撲上來咬掉他一百多斤肉。

此時,大律三府對北策府圍而不攻,擺明就是要等一等,看一看。

南方戰場,分為東路,西路,以及中路。大本營就坐鎮中路,彼此間隔大約八百裏左右,形成一道三點的野戰防禦線。

上陽軍攻入大世西部一帶,迎頭撞上西路軍,也夠得著中路軍。大世領土大縮水,目前主要就是在靠東路軍一帶活躍,形成對峙。

……

宮泰平沉穩的話音,在大本營中回旋。

王策不動聲色地看向眾將,和其中剛剛升為統領的熊式武交換一個眼色。

然後,和解世銑一個眼神交匯,解世銑也輕輕地點頭,表示宮泰平所描述的情況,並無虛言。

王策拈下巴,若有所思,忽然沒頭沒腦地問:“上陽軍和大世軍,哪一邊的軍械裝備更精良?”

眾將錯愕,一名大約是後勤軍官的家夥站出來抱拳:“回稟大帥,上陽軍和大世軍的軍械裝備各有千秋,不便評斷。”

王策扣指半會,發出咄咄聲響:“為何我們會暫緩對大世的攻勢?”

不少將領心下一沉,開始感到強烈的不安。這位大帥竟然連這一點都沒看透?只怕南方軍團處境要糟。

解世銑咳嗽一下,淡淡解釋:“大世三分之一的疆土,比我們北唐還要大了不少。”王策撇嘴,缺官吏?不太可能,北唐有這野心,就肯定早準備了大批後備官吏。

解世銑緩緩道:“此乃其一,其二是上陽軍北上太快。”王策這次點頭認可了,面臨的軍事壓力太大了。

“再其次,東洲人皇誕生,我們北唐不好逼迫大世過甚,以免轉身投降了上陽。卻還有一些較小的理由,就不必說了。”

顧博策劃此事,三十年了。必有可靠後手。王策撫平額頭,忽然想起暫緩攻勢的一個理由,也是一個見不得光的理由。

東寧。

北唐軍的大世攻略,很可能是表現給神恩會那些白癡看。沒人知道從三十年前起,顧博就是唐帝了,神恩會的蠢貨一定以為唐帝是原來的那個神孽。

倘若滿足一定條件,神恩會八成會促成東寧歸降北唐的事。

王策恍然,難怪去年見唐帝的時候,唐帝說不是故意要隱瞞他,也不是故意不承認,而是因為不是時機。

他王策一旦躥出來,和北唐聯袂。就徹底斷絕北唐和平吞並東寧的指望了。

看來,通過神恩會促成,和平吞並東寧。雄霸北部,進而吞並大世,繼而南下,就能輕松橫掃中部。這一來,就東洲無敵手了。

王策細心推演一番,隱隱推想出顧博原來的謀劃。頓時一身白毛汗,這可謂兵不血刃,堪稱雄才大略。

王策淡定,反正直接間接破壞顧博的謀劃,已經是三番四次了。多一次也不會死。

顧博,籠上無數偽裝的你,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王策魂歸來,搓搓臉龐,沒給其他人思考的余地,果斷宣布:“先打大世軍,再平上陽軍。”

“一個月內,打垮大世軍。三個月內,殲滅上陽軍。”

包括解世銑在內,所有將領悉數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