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千年輪一回(第2/2頁)

在大營外的另一處,一個顯然精通軍事的人低聲對同伴道:“一支軍隊是否強大,有很多因素。單純從本身來說,那就要從幾個方面來看。”

“修為,戰陣,後勤,紀律,軍心,以及兵種。”

軍心意味士氣,決定作戰意志。紀律和後勤不必說,修為和戰陣也不必說。

你也許不以為然,冷兵器戰爭的兵種,能有多少?在地球的古代,或許不多,但在九洲,兵種劃分真的很多,也很細致。

步兵,根據作戰任務,劃分為普通步兵,輕步兵,重步兵,以及快速步兵。其中,又細致的劃分刀盾兵,槍兵等等無數。在戰場上,或許混合使用,或許單獨使用,這各有不同。

譬如大律,乃至北唐東寧,各大強國的軍隊當中,都有不少特殊的編制,比如一色是由劍氣乃至罡氣高手組成的快速騎兵和快速步兵。

能在最短的時間,以最快的速度,一天內至少突進二千裏。實在就相當地球的快反部隊。

北策府也組建了這種快速部隊,不過數量暫時比較少罷了。

北策軍目前的數量不多,不過,各大主要兵種基本劃分出來了,也算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北策軍若然擴大到五十萬,未來會是一大勁敵!”

很多人不約而同的給出了相似的答案,五十萬看似一個龐大的數字,其實在這亂世之際,也真不算什麽。

須知,因兵役制度的關系。莫說大律,就是北唐也能輕易組建二百萬大軍。戰時,和非戰時,那顯然是不一樣的概念。

……

參觀了北策軍大營。

從北策軍操練時的精神面貌,雖只是冰山一角,也足以叫人窺探北策軍的全貌了。

無數人從大營離開時,無不感到心神沉重,心底盤桓一個念頭。北策府,是否有意爭霸天下?

東洲,中洲和海洲的各大勢力不太在意這一點,反正四大洲各自會出現一名人皇。到時,歸根結底也就是四大人皇爭霸的份。

索性北洲一定會有一個人皇,是大律也好,是北策府也好,不外如斯,將來遲早是要面對一個的。是誰,那反而是次要的。

從某些角度來說,若不是顧慮戰靈軍,估計東洲等三洲的人巴不得是北策府一統北洲呢。至少北策府看上去比大律好對付不是?

真真心情沉重的,揪心的,還是北洲的。燕國和淩國,乃至大律,最為揪心。

北洲的各大勢力,也很糾結啊。老大,幹脆早一點決定,誰是北洲的人皇,那咱們也好早一點歸降啊,這麽拖延下去,誰知道該怎麽選擇?

毫無疑問,人皇一旦出來,各國各大勢力,多半都會望風而降。如今不降,不過是在墻頭觀望罷了。

燕國和淩國的言辭試探,王策和流無瑕給了一個相當明確的答復:“北策府絕不參與人皇資格爭霸賽。”

給了燕國和淩國一個承諾:你們就放心大膽地去跟大律拼命吧,哥們就不攪合了,什麽人皇的資格,哥們就不稀罕,也不鳥它。

這承諾,讓燕國和淩國感到安慰很多。

不成人皇,那就沒資格參與四大人皇的爭霸。

十年以內,人皇一定會出現。而王策除非能在十年內,把武道和心相雙雙修煉到登峰造極,不然,北策府就不可能,也沒資格參與爭霸。

當然,除了律帝和紀千敗幾人,沒人知道,流無瑕很可能就是不死鳥。

也不是沒人想過,王策十年內成為足以抗衡人皇的存在。但,那希望太渺茫了。

再坦率一點,王策的修為關他們屁事啊,難道為了這一個保證,就不修煉了?真要有人敢這麽無恥的開口,你估計王策會不會空投幾百萬戰靈軍,直接進攻對方的京城?

古語有雲,斷人財路,殺人父母。你斷王策修煉的路,比這更嚴重呢。

十年後,王策最多三十二歲。至少有八百年沒出現過三十歲的武帝了吧。真要發生在王策身上,那也只能自認倒黴。

這麽千年輪一回的事都發生了,那不是倒黴是什麽。

話說回來,王策就是自稱能在十年內成為武帝,旁人也不見得相信,就算相信,也騰不出手來。

燕國也好,淩國也好,誰不是在拼命的搶地盤,搶人口,拼命的給帝王三寶填充真龍之氣。

也是在這等心事重重當中,王策公開出售武神卷的日子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