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2/3頁)

看見了鳳常的暗示,吳子昂略一猶豫,正想開口說話,卻冷不防大前方閃出一人,向秦皇低首稟道:“臣張仲叔有本要奏!”

來了!韋若玄一見左相出列進言,便知今日的好戲上演了!

“哦?不知左相所奏何事?”武威目光轉向出列的左相張仲叔,淡淡地問道。

“回聖上,吳大將軍之忠義,天下皆知!因此對於其異姓封王,臣等無不心服口服!不過……”說到這裏,張仲叔語調一轉,回頭望了吳子昂一眼繼續道:“對於子承父職這一項,微臣覺得有悖於國法,還請聖上三思!”

“左相覺得何處與國法相悖!?”武威眉頭一皺,反問道。

“我大秦開國以來,於太祖晚年增設威武大將軍一職,統領全國兵馬,自此以後,雖增設揚威,鎮遠兩大將軍分執西,北兩方兵馬,但威武大將軍仍是重兵在握,實為三大將軍之首。雖然自太祖之始,威武大將軍一職便由吳家擔任,但並非說明此職世襲,完全是由於吳家英才倍出,以其傑出功勛方使得百官心服!”左相張仲叔側身斜睨吳子昂,口中侃侃而談:“而如今吳子昂雖是已逝威武大將軍之子,但寸功未建,聲望亦無,以其平庸之身安能當得我大秦要職?聖上若因心存愧疚而勉強封賞,豈不讓天下仕子寒心,殿上百官亦無法心服!”

見左相張仲叔出言反對,鳳常,田光兩人心中不由一緊,暗道事情要糟!

果然,隨著張仲叔的出列,又有三位大臣相繼站了出來附和道:“臣等覺得左相大人言之有理,還請聖上三思!”

事實上,張仲叔所言確是十分有理,以吳子昂這等毫無名氣,又無功績的豪門子弟,憑著父輩的光環,充其量也就是封個四品官以示安恤之意,威武大將軍一職主掌大秦最為精銳之師,豈是任誰都能擔任的?

“鳳卿可有何高見!”武威對於以張仲叔為首的大臣所置反對之詞暫且不理,轉眼向鳳常望來。

鳳常心中一安,心知皇上這是讓他出言陳詞,以作反駁,由此可見,皇上冊封一事,主意已定。

想畢,當下恭聲回道:“回皇上,左相所言確有些許道理,但微臣卻不能完全苟同!誠然,正如左相所說,威武大將軍一職乃我大秦要職,非戰功顯赫者不能擔任,但容我反問一句,如果不讓吳子昂子承父職,滿朝文武,又有何人能俱備吳大將軍之德行補替這威武大將軍之位!?”說罷,鳳常目光望向群臣,沉聲問道。

張仲叔聞言一怔,鳳常這句話倒真把他問住了,吳天耀一死,確實沒有哪位將軍有資歷能進補威武大將軍的空缺!揚威大將軍宮嚴已是大將軍身份,不在人選之列。老將軍趙啟這次是臨時啟用,除此之外,再無合適人選了。

“鳳上將軍說的不錯!”田光聞言亦邁步出列,目光望著張仲叔與其余三位大臣,臉上露出不屑之意,口中冷冷地道:“實話實說,大殿之上除了子昂之外,誰若敢說自己勝任這威武大將軍之位,老田我第一個站出來扇他的耳光!”

聽兩位上將軍出言表態,其他大臣不由面面相覷,很明顯,兩位上將軍代表軍方是站在吳子昂一方說話的。

吳子昂立於朝堂之上,眼觀鼻,鼻觀心,猶如老僧坐定般面無表情。他深知,此時非是他開口說話之機,保持緘默才是正道。

“就算無人勝任,也不能隨意遷就!微臣的意思是‘寧缺勿濫’!”張仲叔一怔之後,立刻出言反駁道。

“那請問左相大人,空閑威武大將軍一職,那南部二十余萬兵馬該如何安置?”鳳常聞言不由冷笑一聲問道。

“聖上可遣兩位上將軍代為執掌!”張仲叔腦中一轉,口中提議道。

“多謝左相大人的美意!眼下吳大將軍去世未久,我與田上將軍實是沒有把握安撫平陽十余萬精銳鐵騎的軍心!”鳳常冷冷說道:“如果真按左相所言,那麽我敢預料後果就是,趙啟老將軍將再次率新征集的十七萬大軍南征,施用武力收復平陽?”

聽聞鳳常所言,滿朝大臣不由現出恍然大悟之色,這兩位上將軍全力贊成吳子昂子承父職,其根本原因就是為了安撫平陽城內十余萬精銳鐵騎。不管是虛職也好,實權也罷,也不管吳子昂本人是否平庸,眼下只有讓吳子昂登上這大將軍之位,才能使得南軍軍心穩定,而不致於生出禍端!

如此看來,這武威大將軍一職由吳子昂擔任,倒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左相張仲叔聞言面色不由一變,對方以‘安撫軍心’為理由進行反駁,確是極其高明,尤其鳳,田兩人皆是自平陽歸來,對於平陽局勢,沒有人再比他們更清楚,因此兩人所言也就更具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