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氣吞萬裏 第六章 制霸 第一百一十九節 最後一搏(四)(第2/2頁)

十二軍團兩個師團的堅決態度倒是有些出乎崔文秀的意料,不過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他也從沒有認為敵人會就此輕而易舉的就屈服,許多人不見棺材不掉淚,不到最後一步,他們不會輕易承認自己失敗。

當十二軍團所有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面前騎兵身上時,嶽山率領的第三軍團第二師團,以及從在城衛軍已經放棄攻占龍泉計劃南下後從龍泉北上抽回的第四師團也出現在了正埋頭苦幹的十二軍團兩個師團面前,占據著兩側地理優勢的十二軍團守軍很快就被西疆軍帶來的大量遠程武器所抵消,而兩個步兵師團的加入戰局給十二軍團這兩個師團帶來的心理打擊更是沉重的,崔文秀並沒有消極的應對這些新出現的情況,兩個師團沒有作任何停留就在第三重裝騎兵師團的配合下對尚未完全完成他們浩大工程的北方軍發動了進攻。

連續的勞作對於北方軍的精神和體力無疑都是一個巨大的折磨,當西疆軍的兩個步兵師團配合著重裝騎兵一步一步推進,並利用遠程武器優勢壓制兩側已方地理優勢時,這一場戰爭似乎就沒有太大懸念了,緊緊只堅持了一天,當天夜裏早已被連續幾天幾夜輪番勞作弄得困頓不堪的北方軍就被西疆軍突破了防線,這再一次證明了騎兵可以在地理條件合適的情況下充分發揮他們的沖擊力和突破力,但在地理條件復雜的情況下,卻不得不依靠步兵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當防線被突破後北方軍就再也無法堅持下去,面對絕對優勢的西疆軍,各自為戰的北方軍在勉強掙紮了一番之後很快就放下了武器。事實上在兩個步兵師團出現在陣前,北方軍就意識到了失敗不可避免,他們當初之所以依托淺草谷口就是認為西疆不可能會抽得出步兵加入這場看起來更像常規沖突一般的纏戰,沒想到西疆軍卻如此冒險大膽,不但把清河府城內的第二師團抽出南下,甚至還將龍泉府的第四師團冒險抽出,要知道城衛軍剛剛前腳離開龍泉南下,這種近乎於瘋狂的冒險,大概只有崔文秀才能做得出來。

清河南部這場戰役耗費了這樣大的精力才算取得完勝,連崔文秀自己在戰後都要承認這一仗實在算不上是什麽值得誇耀的戰績,甚至在後來漫長的軍事生涯中他還羞於提及,畢竟動用了將近十萬人馬卻只是殲滅了敵軍兩個並不算第一流的兩個師團,而且還動員了大量民間人力造勢,這對於他的輝煌戰史來說的確只能算是差強人意而已。

但是這一仗卻是在十二軍團已經是驚弓之鳥的情況下取得的,也算得上是難能可貴,尤其是清河南部這一戰徹底消除了北方軍對龍泉和清河的威脅,無論是北方軍還是帝國中央軍事實上已經無力對北方戰局的這一片腹地構成威脅,十二軍團在這一戰中丟失了兩上師團後事實上已經基本可以從北方軍戰鬥序列中的整軍團編制裏劃掉,僅存兩個師團的十二軍團在這一戰中表現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平庸,如果再不客氣一點那就是糟糕。

而李無鋒對這一戰的勝利卻給予了充分肯定,這一仗之後,北方軍在北方腹地中已經沒有多少可以機動的兵力,西疆甚至可以在這裏轉入戰略反攻,沒有了這兩個師團的牽制,龍泉和清河一線,可以集結的兵力一下子騰出來的騎步兵多達七萬多人,而在已經退回滄州的北方軍也僅僅只有士氣低落的四個師團,戰略反攻的曙光似乎開始一絲一絲在西疆大地上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