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謝覺源(第2/3頁)

這段時間的事務太繁忙了,即便有孫幹、姚志、姚啟泰、周景元、薛存等人相助,陳海還是忙得焦頭爛額;寧嬋兒也是暫時留在太尉府,協助陳海處理軍務。

陳海到姚文瑾統領的第三鎮師大營,與姚文瑾研究過第三鎮師出兵鐵城嶺、進攻武勝關的方案後,與蒼遺遁飛回太尉府,看到大殿內正幫他瀏覽公函的寧嬋兒,手裏拿著一紙帛書,秀眉緊緊皺起來。

陳海走過來,從寧嬋兒手裏接過公函,卻是黃雙傳文通稟雁蕩原最新的勢態。

涼雍郡苗氏,已經完成了兵力集結,六十萬鐵狼軍聚集到潼口東北方向約五百裏外的斬馬嶺,而此時河西在臥龍城所聚集的兵力也達到前所未有的五十萬之多。

目前是初夏五月,從斬馬嶺到潼口城,外圍洪水滔天,只有緊緊挨著秦潼山西北麓的坡地,有通道能直接進攻潼口城,但這條通道相對狹窄,而龍驤軍戰禽營可以從秦潼山西麓深處快速出擊,這諸多因素,使得六十萬鐵狼軍暫時還沒有從斬馬嶺出來,對潼口發動猛烈的進攻。

但不管怎麽樣,潼口、天鈞、雁蕩等城的形勢已經是岌岌可危了,陳海再不派援兵過去,以黃雙、閻淵所部不到四十萬兵馬,是很難擋住河西、涼雍軍加起來已經有一百一十萬的聯軍的。

“是到放棄雁蕩原的時候了。”陳海微微嘆道。

同在公廳大殿裏協助陳海處理公務的孫幹、姚啟泰、薛存等人皆是一驚,說道:“雁蕩原是龍驤軍起事之地,費盡心思經營多年,放棄太可惜了,而且龍驤軍守住雁蕩原,與華陽宗的結盟才成立,一旦我們從雁蕩原將兵馬撤出來,華陽宗或許會很快投降敵方……”

“龍驤軍還沒有那麽強的實力,支撐多線作戰,黃雙、閻淵所部撤入易守難攻的秦潼山,才能確保我們沒有後顧之後,”陳海說道,“至於天水郡,我會派人過去,勸吳澄、吳恩、屈錫元率族人遷入秦潼山……”

“吳澄曾與雲崖將軍率十萬兵馬,將董疇圍於秦潼西關,吳澄最終還是讓出一道路,讓董疇率部撤回河西;而在那之後,吳澄又借口讓雲崖將軍率部增援我們,由他親自坐鎮秦潼西關,”孫幹帶著極深的疑惑說道,“要是吳澄能讓雲崖將軍多率幾萬兵馬過來增援,我也不會疑他,但雲崖最終只率得兩萬兵馬進入京畿,吳氏、屈氏,未必就願意率族人遷入秦潼山。”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哪裏管得了那麽多?我派人去勸,願不願意還是要看他們。”陳海說道,讓孫幹他們立即擬定龍驤軍第一、第二鎮師四十萬精銳以及上百萬親族、匠工從雁蕩原撤往瀝泉的詳細方案,讓黃雙、閻淵那邊執行。

陳海坐回到長案後,正準備將寧嬋兒幫他甄選出來的重要文函通讀一遍,這時候就便有兩道極其強大的氣息,直接往太尉府這邊而來。

其中一人的氣息他非常熟悉,乃是黃氏老祖黃岐瑋,而另外一團氣息似秋日暖陽般沖正平和,但絕不在黃歧瑋之下。

“黃老祖將謝真人請出山了!”

陳海欣喜的站起來,帶著蒼遺、寧嬋兒、孫幹他們,走出公廳大殿迎出去,過不多時,就見黃岐瑋與一位藍袍老叟並肩走進來,不是西嶺劍尊謝覺源,又是誰?

謝覺源乃是燕州極少數崛起於寒門、卻沒有建立、繁衍宗族的天榜強者,又因為扶持寒門弟子,與黃歧瑋矛盾漸深,最後同門師兄弟不和,離開賀蘭劍宗,百余年前就到燕京潛修。

謝覺源曾擔任學宮大祭酒,之後又出任天樞院副使,位在三公九卿之上,但宗閥割據地方以來,執掌天下宗門的天樞院就名存實亡,天樞院副使也只是虛銜。

在文勃源、趙忠等人控制宿衛軍、內廷以來,謝覺源既不願意跟內廷同流合汙,又不願意投靠英王,趕上那時賀蘭劍宗被河西逐到野孤嶺,他便索性率弟子到野孤嶺附近擇地隱居。

謝覺源雖然沒有返回賀蘭劍宗,但與黃歧瑋百余年前的恩怨,也因此舉算是消彌了。

陳海此時能直接爭取到的天榜強者實在太少,自然不會放過謝覺源,拿下燕京城後,便托黃歧瑋親自回野孤嶺,勸謝覺源出山。

謝覺源不僅是道胎境天榜強者,他在學宮擔任大祭酒也有數十年之久,期間又額外扶持寒門子弟,聲望極隆,像紀元任、薛存等人都受到謝覺源的指導;到最後謝覺源放棄一些權勢,去荒無人煙之地潛修,也有上百修為不弱的弟子死心追隨。

這上百弟子也可以說是燕州不多的寒門子弟的代表人物了,道丹境修為者就有四人,明竅境修為者更是有近三十人……

看到黃歧瑋成功將謝覺源請出山門,陳海當真是極為欣喜,長揖施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