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薔薇糕(第3/7頁)

我趕緊跑回歡香館,何大李二已經把雅座和大廳的飯桌都擺好了。那位夫人仍系著圍裙,和桃三娘一起站在飯館門口,等待程大爺的一行。

我反正是個不起眼的小黃毛丫頭,呆在店門口一側的兩棵核桃樹下,看個熱鬧。

終於看見另兩輛馬車裏的夫人出來了。

第一輛裏出來的是一位年紀與程大爺相仿的威嚴婦人,身邊帶兩個紅衣的丫鬟,沒什麽笑容,但是也不喜多說話。其中一個丫鬟還從車裏拿出自帶的臉盆和豆皂,往後院去打水。

第二輛車裏出來的夫人卻是十分珠光寶氣,頭插幾支金釵珠釧,脖子掛著大顆的珍珠串,伸出來讓丫鬟攙扶的手腕上,也是鋃鐺作響、多得嚇人的金玉鐲子,姣美的身姿,再穿上海棠花紅的綾羅衣裙,肚子微隆起,那程大爺一看她下車,連忙親自過來扶:“夫人小心!夫人小心!”

進了店門,桃三娘引路到裏面,那被留下做飯的夫人也趕緊吩咐自己的丫鬟:“娟兒,還不快去給三姨太倒水洗手!”

她的紫衣丫鬟答應了去,她自己只敢跟在程大爺和三姨太的後面走。

那三姨太微皺著眉頭對程大爺嗔道:“今天天氣這麽熱,我都要吐了,虧你們興致還那麽高。”

程大爺說:“我讓他們趕快去做點酸梅湯來?”

“嗯……”她點頭,也不回頭就說:“請二姐幫我做吧?別人做的我怕不幹凈。”

“聽見沒有?快去做酸梅湯。”程大爺忙回頭大聲吩咐道。

我只能看見那位夫人的背影,不知道她是什麽表情,只是見她立刻就點頭轉身回廚房去,我突然不由得覺得她很可憐,於是溜到側門,重跑回到後院去。桃三娘安置好前頭,也趕到廚房來安排上菜。見那位夫人一人站在院子裏猶自發怔,便回身去拿來自己腌制的一瓶梅鹵遞到她面前:“夫人是不是太累了?坐下休息一會?”

那位夫人才一下醒悟過來,接過瓶子有點不好意思:“還好……是有些累了,三娘不要叫我夫人,我娘家姓李,小名香娥。”

“好吧。”桃三娘識趣地走開了。

我見人們都在忙,那香娥夫人找到一個燒水的小風爐,打算在那煮酸梅湯,便過去幫她撿煤球,她十分和善地謝了我。

待她燃好煤球煮了酸梅湯,盛一碗拿出去,程大爺和另兩位夫人沒有等她,飯已經吃得一半了。

那珠光寶氣的年輕夫人每嘗過一道菜,就會問桃三娘,是誰做的。末了嘖嘖稱贊,果然歡香館是名不虛傳的,程府的二姨太手藝本已是勝過一般廚子了的,但桃三娘的手藝,卻是更山外有山。

程大爺也點頭稱是,也問桃三娘道:“歡香館可有房間?你這裏不留客住宿吧?”

桃三娘有點為難:“樓上倒是有四個房間,不過小店的確一般不留客過夜,除了我睡到房間外,其它的都很少收拾,偶爾收留一些趕路又實在找不到住處的客人而已。後院也有幾個房間,但也是廚子和跑腿雜役們睡的……”

“哎,老爺,出門在外的,不方便也是自然的,不比在家舒服,樓上既然還有三個房間,那我們睡不也是正好麽?讓下人們收拾一下就好了,被褥我們自己也帶了幹凈的來……下人們讓他們在後院隨便安置一下就好了嘛?”那夫人朝程大爺撒起嬌來。程大爺只好轉而問那位不大作聲的大夫人,竟也沒有異議。

我不由得捂住嘴覺得好笑,他們都是被桃三娘做的飯菜給留下來了。接下來幾日,歡香館比往常更加熱鬧起來了。

進出的下人、車馬,常常堵得水泄不通。

那位程大爺原來是來自於松江的官家大戶。仿佛聽鎮上人議論說,他本身便考得舉子的功名,將來若再考上進士啥的,難保不是一位大官顯貴。歡香館來了這麽一位貴客,簡直是蓬蓽生輝。又有一些好事之徒不知跟哪個下人混熟了,打聽到些這程大爺身邊三位夫人的事。

原來這大太太,是前常州陽湖縣知縣的千金,與程大爺同年,十四歲時便已完婚,只是婚後十多年,也未曾生育。

而二姨太的身份確立,則又有點與別人不同。她母親是府裏廚下掌勺的廚娘,因此二姨太雖然地位卑微,可自小就與程大爺認識,程大爺小時候病了,惟就愛吃她母親熬的清粥、做的小菜;後來程大爺年長成家,又接連考上秀才乃至進士,闔府上下無比榮耀,當年重陽佳節時刻,廚娘比以往忙得還要不可開交,宴席不斷,便把女兒帶入府裏廚房幫手,誰也不知怎麽的,就被程大爺看中,竟收了做二房姨太。眾人背後議論,程大爺喜愛二姨太的地方,恐怕只是她的一門烹調手藝罷了,況且這二姨太也不曾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