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掙脫樊籠(第2/2頁)

方雲怔了怔,然後緩緩站起身,恭聲道:“微臣遵旨。”

閉門思過,已經算是很小的懲罰了!

“另外,武穆的事情,你也不要再插手了。”

人皇的聲音,隆隆如雷,從前方傳來。聲音威壓,不容置疑。

方雲渾身一震,臉色血色唰一下褪去,變得蒼白。這最後一句命令,如一記重錘,轟擊在他的心中。

這一刹那,方雲腦海中掠過許多的想法。他終於明白,人皇提起謝道韞的事,為何開始的時候,聲勢浩大,而到最後,只是一句輕輕的“閉門思過”了。

或許,人皇確實有拿謝道韞的事情,來敲打他的意思。但這絕不是這次皇宮召見的真正目的。

“武穆……”

方雲心中喃喃自語,這最後一句話,才是人皇的真正目的。

這一刹那,時間被拉扯得無比的漫長。

方雲並不明白,人皇為什麽要禁止自己打探“武穆”的事情。武穆貴為大周軍神,為大周的和平,嘔心瀝血。這樣的功臣,現在死了,應該是全面的調查,而不是禁止自己參與這件事。

方雲心中一片冰寒。他現在明白,宗人府的行動,果然是人皇的命令。甚至宇無敵的攔截,都有可能是人皇的授意。

武穆之死,或許真的牽連到什麽秘密。但是這樣對待一個國之重臣,功臣。真正的是讓人寒心哪怕,其中有什麽苦衷。

為什麽要禁止自己查探武穆的事情?

這件事情裏,到底有什麽苦衷?

武穆為什麽而死?三公為什麽出走?

……

方雲的腦海中此起彼伏,一片混亂。猛然方雲長長的吸了一口氣,一咬牙,突然“砰”的一聲,再次跪倒在了地上:“微臣鬥膽,請問陛下,武穆到底為什麽而死?武穆是我朝之重臣,嘔心瀝血,效忠於國。他被宗派所殺,為何禁止臣等探視?上京城之役,各荒大帝敗戰而逃,混沌老祖等人狼奔豕突,如此狼狽,怎麽可能還潛回上京城,自找死路?微臣鬥膽,請陛下徹查此事。”

隆隆的聲音,擲地有聲。仿佛古代的刺客,一擊發出,血濺五步,百死不悔。

夫子推演中的“家破人亡”的命運,在方雲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讓他心中產生了強烈的保護方家的念頭。但也正因為這個念頭,方雲處事有了顧慮,很多時候,明明能做的事情,不能直接去做,能說的事情,不能直接去說。

因為這一切,可能為方家,可能為母親惹來禍患方雲根本承受不起這樣的代價。夫子的推演雖然是假的,但那麽的逼真。方雲承受過一次家破人亡的命運,永遠也不想承受第二次。

然而在武穆死亡這件事情上,方雲發現自己無法再保持沉默了,無法再像縮頭烏龜一樣,沉默不語了。

三公為什麽會突然消失?

方雲心中一直有想法,但卻並不願去觸及這件事。但是當人皇說出,讓他不要再插手武穆的命令時,這些想法突然之間,又浮現腦海,變得無比的清晰。

自古以來,最強大的權利,往往容易讓人滋生無比強大的欲望和野心。如今人皇手握聖皇之劍,連各荒的大帝都不是對手。

方雲想要知道,現在的人皇,還是不是那個賢明英武,值得自己效忠的君王。武穆的事情,含有太多的疑點。不能就這麽糊塗的揭過,簡單的定罪在宗派身上。

當初,夫子推演,方家“家破人亡”。方雲之所以產生那麽大的怨念,就是因為方雲忠心耿耿,為國為民。父親為了朝廷,長年鎮守蠻荒,有家不回。大哥為了社稷,征戰沙場。母親為了維護大局,從不輕謾於人。

一個忠心耿耿,毫無二心的方家,最後落得這種下場。所以方雲心中怨,心中恨。所以十五歲那年,面對金枝玉葉的清昶公主,方雲能直言斥之,毫不懼怕。

方家之所以是方家,是因為它的襟懷坦蕩,為國為民方雲從小接受的,也是這種忠君愛民的思想。儒家講究仁政,其對象就是天下萬民。

如果在武穆死亡的這件事情上,方雲畏縮不前,那麽方家就不是方家,方雲也不是方雲。哪怕是華陽夫人知道,也不但不會維護他,反而會斥責他,喝罵他。

方家人,絕對不是這種畏首畏尾,委曲求全的人。

方雲相信,哪怕母親知道,也會贊同他的。在這句話說出來的刹那,方雲感覺自己久禁的心靈,終於掙脫了樊籠,在天地之間自由翺翔。